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新疆乌鲁木一模·5)据统计,在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讨论中,有730多万名报告员、宣传员和群众积极分子参与其中。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有1.5亿人参加了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定
A
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B
扩大了政协参政议政职能
C
完善了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D
体现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由材料“有730多万名报告员、宣传员和群众积极分子参与其中。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有1.5亿人参加了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可知充分调动各阶层参与宪法修订中,说明参与的主体较为广泛,故选D项;材料仅提及参加宪法修订的群众数量,并未提及来自区域,不能体现基层民主政治,排除A项;1949年人民政协成立到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人民政协具有双重性质和职责,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而非政治协商职能,排除B项;建国初期的法律属于初创时期,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19·河南焦作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22)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新的社会流动,内容大致包括含义相左的“向上”和“向下”两个方面内容,从职业分层角度看,社会流动出现明显的向上流动的趋向。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西汉文帝时改行四铢半两钱、并废除《盗铸钱令》,实行自由铸钱的政策。武帝即位后,下令废除郡国制币权,改由中央统一铸币,并设钟宜、辨铜、均输三官,组成中央铸币机构负责铸造五铢钱。据此可知汉武帝的举措意在
(2024·山东青岛一模·5)鸦片战争以后,苏州地区地方士绅设立义庄重构宗族,致使该地区义庄数量增长。到1911年,共设有义庄128个,而尤以道光咸丰同治时期居多,占比近70%。该现象的出现主要由于( )
西周初年,齐国原为商诸侯故地,姜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人民多归齐”;卫康叔治理卫国,实行商朝旧政不变,但以周人制度管理;唐叔封于故夏墟,“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用戎人办法管理。这些诸侯国采取的措施
二战后,欧洲人认为政府不能仅仅充当私人经济的“守夜人”,而应当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调节者。当欧洲国家(西欧)重建家园的时候,美国国会批准了“马歇尔计划”,但要求以政府项目的形式签约和履行。导致西方国家这样做的主要因素是
太平天国运动中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个治国方案,在此期间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甘蔗 水稻 棉花 玉米
戊戌变法期间,大批士人因废八股而骤然失业,因此,他们将矛头直指倡议废八股的康有为等人身上,并且使出各种手段控制社会舆论,以此为先锋和利刃来讨伐维新派。这反映出戊戌变法( )
(2018·福建漳州二模·26)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嬗变过程。 据此可知
康乾时期,华夷观念发生了新变化。其中“华”的主体逐渐从专指汉族扩展到包括满族在内的各民族,而“夷”则专指外国人,特别是西方殖民者。该变化主要表明( )
热门试题
1.
1946年10月,法国制宪议会通过新宪法,“法兰西帝国”易名为“法兰西联邦”,宣称法国与殖民地在“权利、义务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联邦,把殖民地分成海外省与海外领地、联系领地(多哥、喀麦隆)、联系成员国(印支3国、摩洛哥、突尼斯)和归并地4类。这一做法
2.
(2024·陕西安康、商洛、榆林二模·8)下表所示为1970—2010年中国参与多边条约的数量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3.
1981—1985年,中国主流媒体先后创办了综合性的英文日报《中国日报》和《嘹望·海外版》《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当时新华社每天有300多条外语通讯稿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受众人数也达到百万。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当时中国
4.
(2024·江苏扬州调研·4)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朝中大臣开展了一场关于科举录取的争论。据表1可知,这一争论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表1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的《宅地法》规定:凡年满21岁的美国公民或符合入籍规定申请加入美国国籍的外国人,缴纳10美元登记费即可领有西部160英亩的土地作为“份地”,耕种5年后即归其所有。法案大大激发了东部贫民、南部“解放黑奴”、欧洲新移民西进的热情。截止1875年,西部各州共吸纳人口400多万人,其中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爱尔兰的移民高达100多万。为开垦土地、开发矿山、修筑铁路,许多当地印第安人遭到驱逐、屠杀,被迫迁至荒凉偏僻的“保留地”。——摘編自田雨《近代美国西进拓荒运动的遗产》材料二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党中央提出“西进新疆、安边固疆”的号召,要求驻疆部队积极拓荒生产。1950年,进疆部队垦荒5万多公顷,实现粮食大部分自给、食油蔬萊全部自给。1954年10月,中央政府命令驻新疆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其使命是劳武结合、电垦戍边。此后,全国.各地大批复转军人和科技人员“西进新疆”,加入兵团行列。兵团遵循“不与民争利”的原则,保护维吾尔族同胞利益,他们向沙漠要良田,在戈壁建新城。1962年,初步建成2000多公里长的边境沿线林业带。1966年,兵团总人口达到148.54万,拥有农牧团场158个。——摘编自兰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与发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西进拓荒”与中国“西进新疆”的异同。(1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西进新疆”的重大意义。(9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3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9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40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