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了合五族共建民国的思路,但1920年《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中说中国不止五族,应该合各族成为一大民族。1921年认为“不能笼统讲五族,应该讲汉族的民族主义,使其他各民族同化为汉族”。1924年又指出,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旅,而成为一个民族。这一变化
A
表明孙中山仍然坚持大汉族主义的狭隘观念
B
适应了中国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时代要求
C
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D
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旅,而成为一个民族”表明孙中山已经脱离了狭隘的大汉族主义的观念,故A项错误;中国成为一个民族表明孙中山把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放在了一起,符合时代的潮流,故B项正确;推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是共产国际,故C项错误;明确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4·安徽合肥一模·12)13世纪后期,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间形成了一个商业、政治联盟——汉萨同盟。位于沿海地带或通航河流两岸、或有自主权的城市,才能加入该同盟。西、北欧君主国在与汉萨同盟建立商业关系后获利颇丰,纷纷欢迎其在本国开设商站。这表明( )
(2018·浙江丽水、衢州、湖州三地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题·15)1953年,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工作。在此基础上,自下而上逐级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这说明
下表为先秦时期对“百姓”一词的记载,据此可知( )
(2021·广东惠州高三第一次调研·9)1932年共产国际向中共明确指示只有推翻国民党政府,才能真正进行民族战争。但在1935年又要求中共同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各党派采取联合行动,争取建立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这一转变
(2025·河北承德高三上联考·14)19世纪,英国企业主借助煤气灯延长了工人夜间劳动的时间,发明了三班倒的工作模式。英国人还通过管道将煤气输送到城市的大街小巷,点亮了夜间的街道,英国人的夜生活由此变得丰富。据此可推断( )
晚唐时期,朝廷授予众多节度使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但并不行使宰相权力。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包括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北宋
《诗经》所记载的事件往往没有确切的地点、明确的时间,并缺乏严密的逻辑,但它依然可以反映出散落的历史真实。这表明《诗经》
(2018·江西八所重点中学4月联考·28)19世纪上半叶,受拉美独立运动及气候因素的影响,1820年代的白银产量比1800年代减少48.5%,黄金产量1810年代比1750年代减少53%。世界金银大幅减产对中国的直接影响是
孙中山曾说:“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这表明民族主义
(2025·重庆高三期中·4)唐朝存在“觅举”的风气。时人薛登批评说:方今举士,明诏方下,固已驱驰府寺之廷,出入王公之第。陈篇希恩,奏记誓报。故俗号举人,皆称“觅举”。“觅举”反映了当时( )
热门试题
1.
如表是美国1925-1937年零售市场出售的食物指数表(每人每年消费量)。1934—1937年消费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
(2023·山东聊城·12)“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这段材料评价的是( )
3.
(2023·广东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9)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不懈的追求,《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中记载,1954年9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此时期“现代化”的内涵是
4.
(2022·山东省菏泽市一模·7)民国某年元旦,彭芳草在《东方杂志》上表述了对于未来中国的梦想:“我梦想着未来的中国,政府不守无抵抗主义,也不向国际联盟求救”。“民国某年”应是
5.
(2019·江苏徐州·22)15、16世纪时,意大利的父母给孩子们命名,不是取《圣经》中的人物和基督教的圣哲,而是取不信基督教的名人——恺撒、荷马、梭伦、伯里克利等。这是因为(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