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春秋时期,鲁国拥有多个其他族姓的附属国,如风姓的须句和颛臾、姜姓的向、祁姓的祝、姒姓的鄫、妘姓的鄅等,这些族姓的人都以“鲁人”自称。这反映了当时
A
分封体制有所发展
B
鲁国建立起地区霸权
C
民族交融走向深入
D
区域共同体逐渐形成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鲁国的多个其他族姓的附属国,各有其姓氏,但却都以“鲁人”自称,反映了对于鲁地这一共同居住地的认同,区域共同体逐渐形成,D项正确;
春秋时期,分封制不断瓦解,排除A项;
B项与史实不符,鲁国并未称霸,排除B项;
鲁国附属国都属于同一民族,不涉及民族交融,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分封制,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分封制,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相关题目
(2023·浙江浙南名校高三上联考·10)泱泱大汉得益于秦的奠基,而盛唐气象离不开隋的创制。下列制度中属于唐承隋制的是①中央行政制度 ②选官制度 ③户籍制度 ④赋税制度
1958年戴高乐重返政坛后,主张推动欧洲联合,建立“欧洲人的欧洲”。他反对法国成为美国的附属或“小伙伴”,而应当“在一个欧洲人的欧洲中间保持法国的面目”。戴高乐旨在
(2024·山东淄博高三一模·9)1986年,中国女排连续第五次夺得世界冠军,“学习女排,振兴中华”成为这个时代嘹亮的口号。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后,“全民健身,重在参与”的口号在群众中广为流传。体育口号的变化表明( )
李泽厚在论述近代某思想家时说,“与康有为有所不同……表现在(其)愤怒呼号中的,是对革命的相望和民主的渴求,这也正是改良派左翼激进派的特色所在。”这位近代思想家是
图2是第三套人民币壹元券,图中人物原型为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全国劳模梁军。这( )
朱德指出:“任何人如果轻视解放区战场对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反法西斯同盟国共同事业所具有的巨大意义及其所已获得的伟大成就,如果轻视解放区九千余万英勇战斗人民的重要性,必将犯很大的错误,那是一定的。”朱德赞扬的是( )
(2023·河南名校高三阶段测试·6)某学者指出,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用近代科学理性反对传统的实用理性,用近代人文主义反对传统的仁礼禁忌,力图建立以自我为价值主体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并以之取代家庭为本位的传统观念。在此,该学者强调前期新文化运动
(2022·辽宁省鞍山市高三二模·2)西汉初年,游侠“驰鹫于闾阎(里巷),权行州域,力折公侯”。西汉中期以后,游侠“虽为侠而恂恂(温恭谨信的样子)有退让君子之风”。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024·江苏连云港一模·4)宋金对峙时期,和雇现象有较大发展。宋朝宫廷乐舞机构教坊废除后,每“遇大宴等”,常“和雇市人(乐人)”进入宫廷侍奉。金统治者也曾“谕户部:今岁行幸山后所须,并不得取之民间,即所用人夫,并以官钱和雇”。这说明,当时
鸦片战争后,魏源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中也有“作者之所忧患”,体现了“革虚而致实”的理念。这反映出魏源( )
热门试题
1.
(2007.山东文综.14)图9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 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2.
(2007.北京文综.14)儒家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3.
(2022·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期末·16)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颁布资产阶级宪法,下栏为宪法部分内容。它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借鉴意义在于( )
4.
(2023·浙江浙南名校高三上联考·7)中国古代历朝都非常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读下图:“明朝疆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设都司、卫、所,加强对女真等族的管理②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机构进行管理③敕封“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④大规模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改派流官
5.
(2022·河南省六市一模文综·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朝中叶官员丘濬向皇帝上《大学衍义补》,其中对货币问题的专门论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货币现实的思考,折射出民间白银货币化的现实。15世纪末白银货币化在社会内部的膨胀,已促进了海外贸易和移民潮的出现,使得货币和财产进一步活跃起来,唤起了人们新的、更大的白银货币需求。16世纪初,是钱与银的最后较量达到白炽化的时期。嘉靖年间,白银在社会现实中已经占据主币的地位。在国内白银开采和供应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人们将寻求的视野投向海外是很正常的。隆庆初年,明朝不仅以法权形式确立了白银的主币地位,而且还在福建漳州开海和在广东澳门开港。同时明代的赋役改革虽然名称不一,内容也不完全一致,但是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折银征收作为最主要的一项改革内容,赋役折银是明代白银货币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摘编自万明《中国的“白银时代”与国家转型》材料二16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白银以史无前例的数量流入欧洲,金钱的强大作用支撑起了一个虚拟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交易手段是贵金属,共同纽带是信贷与信托。欧洲建立了海外商业帝国,从白银流动中汲取了能量,他们的资源更加充沛,竞争力更加活跃,金钱成了基督教世界的腐蚀剂。随着贵金属的大量涌入,人们对信贷的态度有所放宽,西欧和中欧部分地区金融的复杂程度不断加深,更重要的是,商业的交易成本下降了,运输变得更容易,借款变得更简单,但通货膨胀成了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摘编自马克·格里格拉斯《企鹅欧洲史1517—1949》(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背景及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7世纪白银大量流入欧洲的原因及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10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白银货币化未能推动社会近代化转型的原因。(3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