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 14次,“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这表明
A
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
B
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C
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
D
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仅从材料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的变化中得不出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的结论,故A项错误;洋务思想最早出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材料提供的时间是19世纪30年代,故B项错误;仅从材料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的变化中得不出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的结论,故C项错误;“天朝”是清政府抱着天朝上国的心态与外国交往的体现,“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表明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故D项正确。
相关题目
(2024·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二模·16)一位现代埃及经济学家指出,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的世界扩张,但由于边界的存在,就必定出现世界的两极分化。非洲国家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要想在全球化进程中不被边缘化,就必须与中心国家“脱钩”,采取地区化的形式。这反映出他( )
上海方言馆成立于1863年,是上海第一所外语专科学校。该校《课程十条》中规定:课文之前一日讲解《养正遗规》、《朱子小学》诸书,若有进境,则投以《近思录》及《朱子全书》、《性理精义》各篇。”由此可见,清政府
9-11世纪,拜占庭帝国的农业、人口和文化等领域有了较大的发展,学者称之为“黄金时代”。如表是有关这一现象的各种分析观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2024·山西太原二模·1)史料记载,商汤在讨伐夏桀的战争中宣称“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在强迫臣民迁都的时候也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底绥四方”。这说明当时( )
吴起治楚,规定“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废公族疏远者”;商鞅治秦“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二者变法措施旨在
如表所示为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时搜集到有关安禄山的部分资料,其中内容较为详尽可信的是( )
20世纪80年代,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报道,福建石狮的小商品贸易和广东南海民间的小五金、小化工、小塑料、小纺织、小冶炼、小加工,“像野草一般满世界疯长”。该报道说明
以摆脱专制王权为核心 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兴起理性与民族意识相交融 直接推动了德国的统一
(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1)据《礼记·玉藻》记载,周代服饰的颜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但春秋时期齐桓公“好服紫”,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服紫。这一变化说明
1861年1月,奕诉等人在奏折中陈述:“近年米临事使探,往往得白传闻,未能详确,办理难期妥协。各国新闻纸,虽未必尽屈可信,因此推测,亦可得其人概。广州、福州、宁波、上海旧有刊布,名目不同,其新开各口,亦当续有刊本,无论汉字及外国字,按咨送总理处。”这体现出,奕诉等人()
热门试题
1.
(2015.天津文综.9)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
2.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论道:“拥有事实的理论一定是能够征服人心的理论……成批……的人们,正是通过这一中介而最终成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中介”是
3.
(2023·辽宁阜新·9)如表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 )
4.
据统计,世界贸易额年均增长率1948~1966年为6.6%,1966~1977年为9.2%。20世纪80年代增速有所放缓,90年代世界贸易额峰值相当于1980年的两倍。这体现出
5.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以“尊王攘夷”等号召组织同盟,合力对抗他们认定的所谓“夷狄”国家。这一做法反映出(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9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7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