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下表为我国改革开放后部分年份田间作业机械化水平统计情况。这表明我国( )
A
农民生产积极性逐步提高
B
农业生产摆脱了自然环境限制
C
农业机械化得到一定推广
D
工业落后的局面得到初步改变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材料中呈现了1979—2003年,中国农业种植在耕地、播种、收获等方面的机械化水平,观察图片会发现中国的机械化率呈现上升趋势,这说明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得到一定的推广,故选C项;材料中呈现的是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情况,和生产积极性无关,排除A项;“摆脱了”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在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工业落后的局面得到初步改变,排除D项。
相关题目
粟裕回忆:“这是一场解放战争以来我军与蒋军在华东战场上一次正面的大规模较量,表明了我军的作战指导、指挥艺术、战斗技术和军队士气都大大高于敌人。”这场“大规模较量”
古籍《越绝书》曾记载,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铸剑师风胡子曾对中国上古时代进行了划分:“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以伐树木为宫室……”,“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以凿伊阙……”,“当此之时(春秋战国),作铁兵,威服三军”。这可以佐证先秦时期( )
美国国家教育部门公布了一份“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共产党宣言》赫然在列耐人寻味。《共产党宣言》最初是
(2022·河南省六市一模文综·45)(15分)【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西周时期,贵族军事制度是宗法分封制度的重要保证。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建立在宗族体制上的贵族军队不断分裂瓦解。作为军队主力的国人阶层也逐渐发生分化,很多国人逐渐沦为庶人,甚至到处流浪。这样,贵族军队就失去了基本的兵源,出现了“公乘无人,卒列无长”的现象。各诸侯国为了增强军事力量,在诸侯争霸中立于不败之地,军事改革势在必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推行一种地方征兵制度,它的基本原则是每一名到法定服兵役年龄的男子,都要为国家服兵役一年或两年,军队的成员也由过去的以国人为主变为以农民为主。这种地方征兵制成为一种普遍兵役制,使各诸侯国有了稳定的兵源,使各诸侯目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摘编自《文物中国史·春秋战国时代》(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军事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春秋战国时期军事改革的影响。(9分)
(2018·衡水金卷考试模拟卷三·46)(15分)[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初,德国成为欧洲大陆头号经济强国。此时的德国傲视一切,但作为一个姗姗来迟的角色,举目四望却发现在瓜分欧洲和世界的盛宴上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位置。德国外交大臣比洛声称:“让这个邻邦或那个邻邦瓜分大陆和海洋,而我们自己则满足于欣赏蔚蓝色天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作为德国冤家对头的法国,其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极其强烈,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法国认为实现对德复仇的时机已经为期不远了,复仇的利剑随时等待着出鞘,重夺欧洲霸权的野心再度膨胀。当时欧洲东部存在的以俄罗斯为首的泛斯拉夫主义,则大力宣扬斯拉夫民族优越论,宣称其他欧洲文明已经枯竭,未来属于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斯拉夫人。泛德意志主义和泛斯拉夫主义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俄德关系迅速恶化。难怪时任德军总参谋长的小毛奇在1913年指出:“欧洲大战迟早会爆发,焦点将是日耳曼民族与斯拉夫民族之间的斗争。”与泛斯拉夫主义紧密相连的是大塞尔维亚主义、大保加利亚主义、大罗马尼亚主义等。交织纠缠在一起的各种极端民族主义,在舆论界的疯狂鼓吹和政府的操纵利用下,在民众的喧嚣声中,导政欧洲日趋癫狂,局势逐渐失控。 ——摘编自金立昕、李新伟《极端民族主义推动一战爆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初欧洲极端民族主义愈演愈烈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民族主义。(9分)
右图是西方近代殖民史上罪恶的“三角贸易”示意图。18世纪时,参与图中“中程”贸易,获利最大的国家是
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可知“黄鹄号”的建造和试航成功( )①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业的序幕 ②是洋务派致力于“自强”的表现③借鉴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④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
(2022·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月考·13)荷兰这样的小国自然资源极度匮乏,“但却绰绰有余地拥有这一切,除了在满足自身所需之外,还能以船舶、谷物、火药以及其他种种物资供给他国君主”。据此分析,荷兰的崛起主要得益于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论道:“拥有事实的理论一定是能够征服人心的理论……成批……的人们,正是通过这一中介而最终成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中介”是
(2018·衡水金卷考试模拟卷三·24)春秋战国时期,以“亲亲”为纽带的“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纽带的“忠”,后者很快在政治伦理体系中成为重要道德规范。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热门试题
1.
(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7)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2.
(2020·吉林长春三模·35)图6反映了二战后非洲国界线多直线的状况。图6 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3.
钱穆先生认为:“(北朝)到底很快便建立起一个统一政府来。而且这一个政府,又不久便创设了许多极合传统理想的新制度……将来全都为隋唐政府所效法与承袭”;“隋唐复兴,大体即建基于均田、府兵的两个柱石上”。钱穆意在说明
4.
(2023·河南信阳二模·5)苏洵描述:“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该材料
5.
(2020·湖南邵阳·17)他常赤裸着上身,腰间围一块土布,每天亲自纺纱织布半小时。1930年,他为了“食盐专卖法”而再次发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材料中的他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3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84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39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