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江苏南通二模·5)明朝前中期,有谚语曰:“苏松熟,天下足”。晚明时期则有记载:“夫湖广,天下鱼米地,谚称‘湖广熟,天下足’,自大江东西皆仰给焉。”上述谚语变化折射出
A
铁犁牛耕普及到湖广地区
B
珠江流域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C
经济作物推广到内陆省份
D
东南沿海的经济结构得到优化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据材料“苏松熟,天下足”“夫湖广,天下鱼米地,谚称‘湖广熟,天下足’,自大江东西皆仰给焉”,结合所学可知原来的“苏松”等东南地区不再以粮食为主,而发展一些经济作物,而粮食主要通过湖广地区供应,说明东南地区经济结构得到了优化,故选D项;铁犁牛耕早已普及到湖广地区,排除A项;“苏松”“湖广”地区并不是珠江流域,在长江流域,排除B项;材料“夫湖广,天下鱼米地,谚称‘湖广熟,天下足’,自大江东西皆仰给焉”反映的是“湖广”地区粮食的发展,而不是经济作物,排除C项。
相关题目
史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里提出,中国的政治分为两段,前一段是汉唐两宋,文官与君主共治天下,后一段是元明清,实行绝对君主专制。宋元之变的主要原因是( )
下图所示问题一直延续至赫鲁晓夫时期,为解决该问题赫鲁晓夫采取的措施是( )1928—1934年谷物总产量和国家收购总量
(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第二次联考·10)1927年11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一切地主的土地无代价的没收,一切私有土地完全归组织成苏维埃国家的劳动平民所公有;1930年10月中共湘鄂西特委规定:中农土地不动,对富农只没收“所余出佃的土地”。这说明当时
(2025·贵州黔东南高三开学考·10)1984年,上海市出台了地方性法规《关于发行股票的暂行管理办法》。紧接着,新中国首张真正意义上的股票应运而生(如图1所示)这反映出( ) 图1
(2023·北京顺义区一模·4)下面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变化的数据表。清前期人口统计数字比明初增加的因素有①海外贸易的发展 ②摊丁入亩的政策③高产农作物的推广 ④粮食产量的增加
(2025·山西长治九月质量监测·11)法老被视为神,是法律的来源。古埃及人赞扬他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这表明( )
(2018·江西八所重点中学4月联考·35)“硝烟弥漫的场面,有人受伤、有人死去,却依然无法掩饰人们为自由而战的渴望。整幅画气势磅礴,色彩与明暗对比强烈,结构紧凑,用笔奔放,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下列作品与材料风格一致的是
(2018·山东潍坊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3)东汉太学生尚未跻身官场,与民间接触比较密切,对于弊政的危害有直接的感受。他们品评政界人物,参与上层政争,少年英锐,敢于进行思想创新,言行较为勇敢。这主要是因为
1890年,在德国主政28年的宰相俾斯麦因与年轻的德皇威廉三世政见不合而辞职,这表明当时德国
(2024·山东实验中学一模·6)《天演论》出版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名词很快成了报纸文章的热语,风行全国。谭嗣同在看到有关进化论的文章后,向人推荐“好极、好极”;革命党人也承认“自严氏之书出,而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中国民气为之一变。”这反映了( )
热门试题
1.
据图推断,苏维埃政府发行公债有助于
2.
(2018·湖北天门、仙桃、潜江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41)(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比较西方社会的转型与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状态可知,明朝中后期的政治思想、商业资本运作和科学技术等保持着大体与西方社会同步发展和较为顺畅的交流。欧洲近代化开始于15世纪至16世纪初的环球航行之后。在倡导“人文主义精神”的文艺复兴蓬勃开展之际,中国的阳明心学也正在席卷中华大地,李贽等人的反封建思想之锐利也不逊色于欧洲启蒙思想家。在经济领域,无论东南沿海、华北乡村,手工业和商业生产领域都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此时的中国与世界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中西间的政治、经济、宗教和科学技术活动交流日益密切,由西方传教士输入的欧洲近代科学知识,也为中国一些有识之士所接纳;中国的商品市场因为有许多国家的参与而纳入世界体系。 ——摘编自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二 西欧诸国的海上贸易和殖民活动,得到了本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西欧各国王权实行的是重商主义政策,而中国的封建专制皇权则恰恰相反,实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大明皇帝的统治者对世界形势懵然不知,当葡萄牙人进入澳门时,他们仍处之泰然,丝毫没有感到这是处于重大转折中的西方殖民力量伸入东方繁荣第一个触角。中国的私人海外贸易既然得不到政府的保护而未能充分发展,也就不能通过海外贸易而积累足够的货币资本,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明朝中后期中国和西欧推动社会转型的因素。(1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推动社会转型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明朝中后期中国政府的主要行为并分析其主要原因。(9分)
3.
1875年8月,清政府任命郭嵩焘(中国首位驻外使节)为驻英公使的消息传开后,有人编出一副对联:“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何必去父母之邦!”湖南士绅提出要开除他的省籍。这表明当时
4.
(2023·安徽示范高中高三上联考·17)据考古研究发现,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间的世界各文明基本上以寺庙为基础,主要特征便是有大量祭祀活动和精通天文学的祭司阶层。这反映了早期人类文明具有
5.
汉律对家庭关系调整的基本原则是尊长卑幼和尊男卑女。如汉律允许男子有妻有妾,而妻妾则要对丈夫尽忠诚义务。这一现象说明汉代(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