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广东省一模·10)20世纪80年代,外汇市场存在官方汇价市场和外汇调剂市场,外汇调剂市场中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明显高于官方汇价市场。1994年汇率并轨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的官方汇价从5.7∶1调整为8.7∶1,同时实行单一浮动汇率制。1994年汇率改革
A
有利于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
B
加大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逆差
C
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成
D
助推了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据材料“人民币对美元的官方汇率从5.7: 1调整为8.7: 1”可知,人民币相对美元实现贬值,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即1994年汇率改革助推了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故选D项;此时仍处于以美元为主导、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主宰的国际金融旧秩序时期,排除A项;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会加大贸易逆差,排除B项;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23·新疆乌鲁木一模·19)从三国到五代,儒家学说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唐朝宰相李峤曾说,“今丁皆出家,兵悉人道,征行租赋,何以补之”;韩愈说,“佛法入中国,尔来六百年。齐民逃赋役,高士著幽禅。”由此可知,他们主张
表1是不同时期府的南北地理分布情况统计表。出现表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表1为宋神宗元丰年间丝织品(万匹)和丝绵(万两)租税额和上供额的数据(部分)据此可知,当时( )表1
(2025·重庆南开中学高三质检·3)汉武帝扩建皇家园林上林苑,需要征收长安附近鄠县和杜县的土地,于是“诏中尉、左右内史表属县草田(荒地),以偿鄠、杜之民。”于是“幼弱怀土而思,耆老泣涕而悲”,虽然有大臣劝谏,“然遂起上林苑”。这一结果( )
(2018·广东惠州第三次调研·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耶稣会教士法鲁担任教育部长,提出《法鲁教育法案》,规定学校应完全服从教会;僧侣有充任教师的优先权。针对这种现状,法国著名的共和派领导人茹尔·费里率先举起教育改革的大旗,1882年3月颁布了《费里法案》。该法案将教育的领导权收归国有,设立了国民教育最高委员会,取消了耶稣会员施教和管理学校的权力。免除公立学校、幼儿园的学费,免除师范学校的费用。还规定 6—13岁的儿童无论男女,都要接受公立或私立学校的教育。为确保义务教育法的实行,法案规定,每个省都要建立男女师范各一所,其经费由地区支付,校舍建筑及设施和牧师工资由国库发放。 ——摘编自梁金霞《法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探析》 材料二 190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奏请改革科举,清廷乃于1901年9月颁布兴学诏书,改书院为学堂。1904年清政府颁布由管学大臣张百熙和张之洞等拟定的近代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份量仍很重。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1906年正式成立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端。辛亥革命后,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于1912年至1913年陆续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令,即“壬子一癸丑学制”,强调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废除了读经课和不合民国宗旨的教科书,取消了进士出身奖励,确定了妇女的受教育权利和男女同校制度,同时筹办各级女子学校。 ——摘编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法国教育改革的背景和特点。(1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前后中国近代教育的变化趋势,并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13分)
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国君认识到“士”的重要性,甚至公卿大臣也礼贤下士。著名的事例有齐桓公礼聘管仲、勾践出车行舟四处访贤逢士“必问其名”,等等。诸侯公卿对人才的渴求
明清时期的官箴书,主要是讲各级官员必须知道的制度细则和行为规范。“天下之人无过善、不善之两途,而人之慕乎善而远不善也。”。这一规定是下列哪一思想的体现
(2018·广东佛山一模·29)193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还曾使用过苏维埃工农共和国的称号。1935年改称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这反映了
(2023··12)12 世纪,自治城市政府成为北部意大利的典型,众多城市不再依附某些主教、贵族等保护人,而是变成了它们自己的“主人”,甚至“感觉创造城市”。人们觉得自己是市民,他们就是城市的主人。类似的现象在欧洲其他地方日益扩散。这一现象的出现
朱熹认为良知“乃出于天,不系于人”。王阳明说:“良知即是天理。”“良知之外,岂复有加于毫末乎?今必日穷天下之理,而不知反求诸其心。”由此可知,两人
热门试题
1.
(2023·内蒙古赤峰·15)某兴趣小组探究俄国两次改革,收集到如下信息。对下表共同点概括准确的是( )
2.
(2018·四川乐山二模·27)熊人霖称的《南荣集》描述明代闽浙地区的“寮主经济”:“寮主者,汀之久居各邑山中,披寮蓬以待普民之至,给所执之种,俾为锄植而征其租;菁民者,依寰主为活,而受其佣值。”促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3.
康德认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说明启蒙的真谛在于
4.
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 )
5.
(2024·河北三模·10)1964年,由薛柱国作词、秦咏诚作曲的《我为祖国献石油》发表,歌词“红旗飘飘映彩霞,英雄扬鞭催战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莽莽草原立井架,云雾深处把井打”饱含深情。这首热情豪迈的工人赞歌(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