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5年12月,中国提出中非“工业化合作、减贫惠民合作、公共卫生合作、和平与安全合作”等十大合作计划。2018年3月,合作计划的绝大部分项目已提前完成,且效果明显。这表明中国( )
A
积极践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B
致力于发展新型大国关系
C
发挥了全球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D
具有大国气度和责任担当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与非洲展开十大合作计划,帮助非洲发展工业、减少贫困、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及维护非洲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气度和责任担当,故选D项;非洲不是我们周边国家,不属于睦邻友好关系,排除A项;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材料强调中国与非洲的合作,不属于新型大国关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全球治理,更无法看出“主导作用”,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5)有观点认为,文艺复兴的辉煌成就是由于14世纪末奥斯曼帝国的入侵,东罗马的许多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的产物。19世纪中叶以后,有更多的历史学家则倾向于文艺复兴的辉煌成就是意大利人天才创造的产物。以上关于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认识
(2019·北京朝阳区二模·1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35条规定:“应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展重工业为重点,例如矿业、钢铁业、机器制造业等,以创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同时,应恢复和增加纺织业及其他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轻工业的生产,以供应人民日常消费的需要。”这反映出当时
(2019·安徽蚌埠三模·25)有学者研究认为,郡的设置最早出现在晋、秦边地。秦晋与戎狄邻,两国国君一般赋予郡守处置突发事变的权力,郡守可以征发郡壮丁,征收一郡财赋。据此可知,郡的设置
中世纪西欧许多农奴逃亡城市后取得自由身份,但后来把持市政的上层往往对逃亡农奴取得自由加以限制,有的规定要取得市民资格或进入行会组织才能自由,而市民资格却日益不易取得。这反映了当时( )
习近平用“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来向巴西媒体表明自己对于干部遴选的想法。下列主张与习近平的想法属于同一思想流派的是
下表是历代正史对部分游牧民族的记载。 这主要反映了
(2019·江西高三第三次大联考·30)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提出了停止使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没收地主阶级土地之政策,而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方针。这一方针
(2024·河北衡水学三模·5)《中国军事通史》记载,明朝郑和船队“招抚了逃亡海岛的流民,袭击了盘踞海中的寇盗,拓清了海疆,巩固和发展了沿海地区的安定,是永乐至宣德时期沿海防御体系从陆上推至海上的重要标志之一”。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
(2023·新疆乌鲁木一模·5)据统计,在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讨论中,有730多万名报告员、宣传员和群众积极分子参与其中。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有1.5亿人参加了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定
(2025·浙江强基联盟高三上12月联考·14)二战后期,美国财政部长首席经济顾问怀特制定了“怀特计划”,包含两个重要内容:一是建立稳定基金,以此保证国际汇率的相对平衡;二是建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提供贷款帮助遭受战争创伤的国家迅速恢复经济,支持穷国发展生产。“怀特计划”的产物是( )
热门试题
1.
(2024·江苏盐城·18) 国内战争胜利后,列宁同意外国资本家回到俄国,经营一些当时没有力量经营的项目。这说明,苏俄(联)正在推行( )
2.
(2024·北京西城区一模·14)下图为“1937年世界部分国家国民收入及防务开支比重表”,从表格数据中能够得出的直接认识是( )
3.
(2014.天津文综.3)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4.
1872年,有官员上奏称洋务派制造轮船“糜费太重”,应“暂行停止”。对此,左宗棠回应“若如言者所云即行停止,无论停止制造,彼族得据购、雇之永利,国家旋失自强之远图。”这说明,左宗棠
5.
(2022·广东省一模·18)知识危机时代往往伴随着新知识的生产,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5—16世纪,在个别王室成员和贵族的私人庇护下,英国有识之士开始质疑教会垄断的经院哲学和神学体系,研究文学、艺术和历史等世俗学问,以业余或兼职方式传播“新学”。16世纪,英国教区牧师收入锐减,传统教育衰落,引发知识危机,在早期资产者的资助下,“新学”群体组织了“古物学会”和“格雷欣学院”等学术研究机构,以推动各种新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摘编自张乃和《英国现代知识生产机制的形成》材料二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知识危机”,又被称为“实证主义反叛”,最迅速发生在哲学领域,新的哲学理论在1914年之后焕发了前所未有的吸引力。物理是对正统理论颠覆最显著的领域,无论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形成于1927年)正确与否,但已经在更广泛的意义上重创了确定性。在一个接一个领域里,自认客观的声明逐一遭受怀疑,对普遍规律和使用方法的信任也遇到相同的危机。历史学和社会学里也有相似的辩论,探讨自身学科领域的科学性。——摘编自【英】彼得·伯克《知识社会史(下卷):从百科全书到维基百科》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