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著名哲学家勒内·笛卡尔(1596—1650)的名言是“我思故我在”,伏尔泰对这一观点也说:“我们确实知道我们存在,我们感觉,我们思维”这表明他们主张
A
反对蒙昧主义
B
理性至上
C
认识你自己
D
思想自由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材料未体现对蒙昧主义的反对,故A项错误;笛卡尔和伏尔泰都强调“思”的作用,即强调“理性”,体现了理性至上的理念,故B项正确;“认识你自己”说明了古希腊人对于人的重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思”、“思维”是倡导人们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与思想自由无关,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4·陕西宝鸡一模·10)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规定:为防止政府滥用权力、出现暴政,宪法在中央政府设立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这三个部门平等而又独立并相互制约,任何一方都不拥有凌驾于其他两权之上的优势。但是,一旦其他权力主体不肯予以合作,就会出现僵局,而当权力的行使带来严重后果时,易导致责任的互相推诿。这说明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
孙中山认为:“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
(2019·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28)1875年,外商洋行至江南制造总局考察,发现办公室秩序井然,“埋头读书者,亦多也”,但仔细观察,却发现工作人员所读之书中业务书籍很少,经书占了多数。这说明洋务企业
(2023·广东深圳光明区二模·12)1521年出版于法国的小册子《庄稼汉》一改此前贬低农民的做法,将农民群体塑造为福音的捍卫者和改革的拥护者。这一作品很快被翻译成其他语言,数年内即有超过10000份不同版本的《庄稼汉》在德语区流传。《庄稼汉》的流传
(2025·云南昆明云南师范大学附中高三月考·14)西班牙政府规定,它正在生产的产品,殖民地一律不准生产。例如在新西班牙就不准种植葡萄、橄榄等作物,后又禁止养蚕并砍光桑树。殖民地各地区之间不准通商,只能与宗主国通商。……葡萄牙在巴西则禁止建立手工工场,只允许小生产存在。上述殖民政策( )
(2024·山东菏泽二模·13)表1是德国学术界域外区域研究机构一览表。这些机构的成立主要是基于( )表1
“哥伦布大交换”对“旧大陆”的社会、经济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据下表可推知,玉米引植到中国( ) 玉米引植对“气候—治乱循环”的影响渠道示意图
(2023·北京顺义区一模·4)下面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变化的数据表。清前期人口统计数字比明初增加的因素有①海外贸易的发展 ②摊丁入亩的政策③高产农作物的推广 ④粮食产量的增加
(2024·云南昆明高三“三诊一模”摸底·5)1888年,葛士溶编撰《皇朝经世文续编》,在保留传统“六目”的基础上,“文学”目下新增了“算学”三卷。稍晚问世的《万国分类时务大成》中同样“(将)光学等统以算学,均分隶诸文学之末。”这表明当时
(2023·陕西宝鸡一模·7)1931年3月,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宣布土地一经分定,即归农民所有。同年10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党代表大会通过的“土地法”,明确规定了农民土地私有权,提出了限制富农和保护中小工商业者的正确政策。上述政策
热门试题
1.
(2024·辽宁抚顺一模·9)图1为1957年4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题目为《我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成绩辉煌》的文章,这表明当时我国( )图1
2.
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3.
14.(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15、16世纪的欧洲,手书新闻和单页印刷新闻已经较为流行。僧侣、贵族和富裕起来的资产阶级,对外界事物很关切。一些人专门搜集消息,编写“通报”,抄送给有需要的客户。消息来自一些中心城市如罗马、巴黎、伦敦,以及西班牙的马德里和葡萄牙的里斯本,内容包括当时的欧洲战事、王室消息、贸易商隋。随着贸易的广泛开展,商人们越来越需要准确地了解远方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法)乔治·维尔《世界报刊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新闻流行的社会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闻流行的历史背景。(6分) 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时,反英报纸《波士顿公报》印数一度达到2000份,相对于当地的人口总数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数字。以赛亚·托马斯在马萨诸塞州出版的报纸上呼吁工人投身到国家独立的事业中。有评论说:“假如没有报纸,美国革命根本不会发生。”英国人出版的报纸则鼓吹服从英国,宣传英国和北美殖民地的和解。到战争结束,美国报纸数量增加到43家,自主的造纸厂、铅字厂等也相继建立起来,摆脱了对英国产品的依赖。 ——摘编自(法)乔治·维尔《世界报刊史》(2)依据材料二,概述报纸与美国独立战争的关系。(4分) 材料三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新莱茵报》适应当时德国爆发的人民革命的需要,成为欧洲各国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政党的坚强组织中心,组织和领导了几次大的群众斗争,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尽管《新幕茵报》仅存在了354天,但却出版了301期,恩格斯说它不愧是“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办报期间,马克思、恩格斯在国内外几十个城市设有固定的通讯员,形成通讯员网;发表的读者来信总数多达几千封。这在无产阶级报刊史上是个奇迹。 ——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莱茵报》成为“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的原因。(4分)(4)依据材料一、二、三,评价报纸所起到的历史作用。(4分)
4.
(2023·河南信阳二模·23)1954年5月,作家爱伦堡发表了小说《解冻》,小说塑造了一群备受创伤委屈的群像。由此在苏联所谓“解冻文学”盛极一时,出现了文学上的“春暖解冻”时期。该现象
5.
图片是历史的记载与见证。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胜利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9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7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