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5·湖南长沙师大附中月考·16)东方学以近、远东国家为研究对象。20世纪60年代,美、苏相继召开国际东方学会议。苏联推出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美国则推出区域研究范式,并加大人力物力投人,推动区域研究的国际化。该现象反映出( )
A
亚非拉成为冷战争夺的焦点
B
美苏加大知识界的冷战攻势
C
学术领域研究的多极化趋势
D
新兴民族国家的崛起与发展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苏联推出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美国则推出区域研究范式”可知在美苏冷战的前提下,苏联强调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意图扩大社会主义影响力,美国则强调区域研究范式,意图突出美国的霸权地位,排斥苏联社会主义对东方的影响,二者共同体现了冷战在学术研究领域的交锋,故选B项;欧洲始终是美苏冷战的焦点,排除A项;在美苏冷战对峙剧烈的背景下,二者对东方学研究范式的差异体现了两极对峙的格局,排除C项;材料主要从美苏大国的研究视角出发,并未体现新兴民族国家的影响变化,排除D项。
相关题目
下表17至18世纪欧洲部分国家重要科技发明统计(单位:项)据下表可推知,这些科技发明的出现( )
下表是部分文献记述的明朝时期某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当时( )
据下表可知,新时代的中国( )
进化论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丛林法则的体现。这种思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比较盛行,但在新文化运动至五四运动时期,进化论在中国的影响逐步式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康熙时期,南郑人朱英若捐资设立义渡,创建桥船会。其子朱之茂经营桥船会数十年,“南通北达,利济行人”。乾隆年间,朱之茂得到官方旌表,其事迹被收入当地县志。据此可知,当时( )
20世纪20年代中期,苏联对农产品价格的调整左右摇摆,时而向农民让步,放松对价格的控制,时而打击私人买卖活动,压低农产品价格。这一现象反映出( )
(2025·山西长治九月质量监测·2)汉初,受黄老思想的影响,统治者大多“无为而治”“与民休息”,采取较为宽松的政治政策。但是据研究表明,汉朝初年对年龄在30岁以下的未婚女子进行罚款。由此可知,汉统治者实行罚款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2020·湖北荆门高三元月调研·35)新兴经济体是21世纪初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出现的一个新词,是一个开放的概念,指的是一批保持着持续增长势头同时具有发展潜力的发展中国家。它的崛起
(2025·河北承德高三上联考·11)1980年75号文件发布,文件对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性质并未做过多的结论,文件只从理论上指出应支持。1982年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文件肯定当时农村地区实行的各种联产、不联产的责任制形式,均属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和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规定,在当时( )
图1是1869年9月25日美国纽约的《哈伯斯周刊:文明之刊》刊发的插图,题为“最后一个加入家庭的成员”。画中象征着美国的哥伦比亚女士怀抱着一名中国婴儿。对图1解释最合理的是,美国( )图1
热门试题
1.
(2022·安徽省江南十校一模文综·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埃及总统纳赛尔去世后,萨达姆大肆宣传“泛阿拉伯主义”,提出“要用50年的时间统一中东地区”。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向邻邦科威特发动全面入侵。美国为保证它在海湾的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维护西方的经济命脉,显示它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立即对伊拉克的侵略行为作出反应,组织反伊联盟,争取到540亿美元的战争捐款并“策动了全世界106个国家对伊拉克实施经济制裁。”为缓和局势,阿拉伯世界内外展开广泛的协调,但一无所获。苏联首次在地区冲突问题上与美国立场保持一致,萨达姆曾说“你们(苏联)在联合国开了绿灯,……,如果你们不开绿灯,就不会发生这场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广泛使用各种先进的指挥系统,普遍应用电子干扰、压制和制导技术,在电子战中抢得先机。——摘编自张晓华等《战争与当代国际安全》(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目的。(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湾战争的影响。(9分)
2.
(2010.天津文综.11)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
3.
(2009.重庆文综.18)1901年1月,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这里的“改弦”指的是
4.
(2017.12·山东学业水平·12)世界工业生产在1860至1913年间增加了七倍,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5.
(2022·四川成都·7)《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了中国古代独创的造船技术——水密(意为“不透水”)隔仓,中国古代文献也提及过此技术。然而,长期以来该技术却未见于实物。直到1974年,在福建泉州出土了有13个水密隔舱的南宋木船,中国古人这一造船技术上的创新才得以实证。这说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7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