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反对“陪臣执国命”,曾哀叹“天下无行,多为家臣”,尽管孔子和弟子分别做过齐国、鲁国家臣。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
A
主张世卿世禄制度
B
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C
实践与思想相背离
D
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相关题目
红山文化时期的墓葬形式多样,包括土坑墓、石室墓和木棺墓等。其中,石室墓和木棺墓通常具有更高的防腐与保护功能,而土坑墓则是最常见的形式,通常呈现为简单的土坑,葬者直接埋入地下。这反映出,当时( )
阅读下表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2024·浙江台州高三12月联考·6)古代的赋役除田赋外,还有人头税、徭役等。从唐朝到清朝,赋役征发逐渐转到向土地和财产征税,人头税逐渐被废除。图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2025·河南新乡高三上模拟·7)从1912年南北和谈后产生的民国政府第一任内阁总理起,到1928年总理一职被行政院长取代,十余年间共产生了32位总理(代总理)其中任职时间最短的只有6天;“三造共和”的皖系军阀段祺瑞则五次出任总理一职,但任期短则10余日,最长也不过11个月。材料可用于说明,北洋政府时期( )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7)近代有学者主张东方文化应该在保持自信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学习有利于提升生活品质的东西,而非盲目否定自我、全盘西化。这种认知出现的社会背景是
东周时期,晋、魏两国都曾尝试追认和承袭夏代的政治名位。晋平公曾经举行夏代郊祭礼仪以祭祀鲧(禹之父),魏惠王以夏代的后继者自居,称夏王,乘夏车,迁夏都,以天子之礼自居。据此可知此时( )①夏代礼仪制度复兴 ②宗教神权观念盛行③宗法分封制度瓦解 ④诸侯争夺天下正统
1867年,曾国藩奏请开办翻译馆,提出“洋人制器出于算学……拟俟学馆建成,即选聪颖子弟随同学习,妥立课程,先从图说入手,切实研究,庶几物理融贯,不必假手洋人,亦可引伸其说,另勒成书”。这体现了曾国藩( )
《荀子·王制篇》说:“四海之内若一家”、“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紶、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
公元前1000年的一份纸草文献上书写:男奴隶西姆,从善良的织布匠哈甫家逃走了……西姆身高5英尺2英寸,红脸,茶色眼珠……如果谁能把他带回哈甫的店铺来,赏一个金币。技艺高超的织布匠哈甫总是应诸君的要求织出最好的布匹来。对此最为合理的推断是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特诺奇蒂特兰(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附近有很多广场,这些广场都是开展贸易的集市场所。特诺奇蒂特兰城北有一个用石柱子围成的大集市,每天参与交易的有6000多人,贸易大都是以物换物,交易的货物有金银珠宝、石器、贝壳、羽毛、粮食、蔬菜、水果、酒、糖、木炭、陶罐、陶壶、花瓶、鸟皮、兔子等。这说明当时阿兹特克人国家( )
热门试题
1.
1872年,外商轮船公司要求疏浚上海的吴淞江口,奕?等认为江口沙洲可阻敌入侵,故借故拖延;1899年,外商绕开清政府自行组织疏浚事宜。这一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
2.
(2024·四川绵阳二模·7)从清末到民国初期,新式高校勃兴,留学归国人员在缺乏必要考核的情况下迅速跻身教授,而本土学者却备受压迫。此时中国学术界,充斥着一批二三十岁的教授,形成了“少壮派教授”大量存在于近代中国的独有现象。据此可知,这一现象
3.
我国在某一时期曾经发行了《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具体规定如下:“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鼓励并扶助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企业……为克服盲目生产,调整产销关系,逐渐走向计划经济,政府得于必要时制定某些重要商品的产销计划,公私企业均应遵照执行。”这一时期是( )
4.
(2024·福建名校联盟高三2月联考·13)1566年,英国议会下院在没有告知伊丽莎白一世的情况下,通过了确定新教教义的《三十九条信纲》。伊丽莎白一世否决了该法案,并要求上院不再审议。这是因为下院的做法
5.
(2024·山东潍坊高三上期末·3)元代思想家许衡称“宋文章近理者多,然得实理者亦少”,提出将“理”“道”施之于日用平常;主张设立学校,“使皇子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于学,以明父子君臣之大伦”。这表明许衡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1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