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948年,英、法、美占领区的“经济议会”在德国法兰克福通过一项“原则”,基本取消对经济的强制控制,允许居民不受限制购买个人需要的物品,并准许以公开的市场价格出售他们各自的商品和劳务。这项原则
A
旨在与苏联控制区进行全面对抗
B
体现出美欧在经济政策上的分歧严重
C
说明盟国对德改造任务基本完成
D
有利于促进战后西德经济繁荣与发展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材料没有体现美苏对抗,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美欧在经济政策上的分歧,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盟国对德改造任基本完成,故C项错误;减少对经济的管控,增加自由度,有利于发挥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发展,联系联邦德国在五六十年代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反过来也可印证,故D项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德国经济的发展?特点
相关题目
(2024·山东济宁三模·1)表l为商代甲骨文中的部分文字及其释义。它反映出商代( )
(2024·福建宁德三模·15)1921年苏维埃政府决定,允许私人经营零售业作为国营商业的补充;1922—1923年,私营贸易额占全国贸易总额的44%,其中全国零售贸易额中私营占75%。这说明当时苏俄( )
(2018·山东淄博一模·33)有学者统计,1789年法国人均税负75克银子,而英国人均税负188克银子。法国接下来发生大革命,英国则开启工业革命。由此可
下表为1800年前后英国议会领布的部分法令内容。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1864年,李鸿章提出:“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而才亦可集。”材料表明李鸿章意在
韩愈在《示儿》中言:“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此屋岂为华,于我自有余……安能坐如此,比肩于朝儒。诗以示儿曹,其无迷厥初(初心)。”类似诗歌还有白居易的《遇物感兴因示子弟》、李商隐的《骄儿诗》等,数量众多。唐朝十分重视推广此类诗歌,此举意在( )
(2024·江苏南通三模·10)1977年,国家计划浙江生产机床1200台,实际生产8400台。计划外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绝大部分靠“物物交换”获得,产品有86%通过来料加工及协作交换销往外地,主要销往县以下农机修造厂和其他小企业。这体现了( )
(2024·河北唐山一模·10)1994年至2007年,中国拉美史研究会先后召开了6次年会(见表1),会议的主题发生了重要转向。年会主题的确定是基于( )表1
(2024·天津河西区二模·3)杜佑《通典》卷三十三《职官》云:“汉制,(郡守)岁尽,遣上计掾、史各一人,条上郡内众事,谓之计偕簿。”职官主要负责( )
(2024·安徽宣城二模·8)根据国共协议,陕甘宁边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在此设立了政权机构,进行了有效治理。国民党却坚持由他们来任命边区的地方领导人,这导致边区的许多地方出现两个政府专员、两个县长、两个县保安队的“双重政权”局面。该局面( )
热门试题
1.
西晋和东晋政权面临着政治上与经济上的双重压力,在长达近一个半世纪的时期内未曾铸造铜钱。但在民间,汉五铢钱和各种旧钱并行,且盗铸铜钱现象严重。这表明当时
2.
(2021·辽宁高考·4)黄宗羲曾言:“明初以来,宗风(指佛教禅宗各派)寥落。万历间,儒者讲席遍天下,释氏亦遂有紫柏、憨山(禅宗高僧),因缘而起……而儒、释几如肉受串,处处同其义味矣。”这反映了明朝
3.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流行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对联中两个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 )①发生在三大改造时期 ②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③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④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4.
墨家认为“天”与“鬼”是箝制人们行为的外在力量,能帮助天下安定,必须服从;丧、葬、音乐不利于积累财富与繁庶人口,这些礼乐制度必须废除。这反映了( )
5.
(2019·江西上饶重点中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24)《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於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让生产者有恒产,保护生产者的利益,让他们安居乐业,无饥无寒的主张旨在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