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主观题]
中原文化辐射周边地区 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区域之间存在交流往来 华夏认同观念已然形成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试题答案:
据材料“河南安阳......昆仑山的和田玉”可知,商朝的主要城市位于中原,商朝的慕葬里面发现了新疆的玉器,说明中原地区与西北地区有一定的联系,区域间存在交流往来,故选C项;据材料“大量玉器......和田玉”可知,未体现这些玉器所具备的文化特征,不能体现中原文化的辐射传播,排除A项;据材料“大量玉器......和田玉”可知,体现了陪葬品的材质,不能说明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排除B项;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而非商朝,排除D项。
相关题目
有学者对冷战时期美国的发展战略思维逻辑总结道:“任何苏联的优势都会导致苏联方面的侵略和美国方面的退让。如果苏联领先,美国必须用双倍的努力赶超;如果美国领先,还应该用双倍努力扩大这种领先地位。美国的领先意味着稳定。”这种思维逻辑( )
(2019·江苏南京三模·11)下图展示了某一时期重要的战役,当时“敌以酒井旅团向怀来涿鹿,以铃木旅团向宣化前时,以本间旅团向大同前进,期会师于来源—广灵—大同之线。”对此“我师今晚以三个团集结于冉庄,准备配合侧击该敌,另以师直属队之一部及独立团出动于灵丘以北活动……”此战役
下表反映了苏联农业发展状况,这集中体现了苏联
“58年运动脱轨后最后明确下来的东西,就是“队——大队——公社”的三级所有体系……直至80年代,它在亿万农民中完好的发挥着作用。”率先取消“队——大队——公社”的三级所有体系的是在
图2为该帝国鼎盛时期疆域示意图(阴影部分),据记载:“(帝国)从印度河到多瑙河,从喜马拉雅山脉的西面到撒哈拉沙漠。无论从规模和持久性上来说,还是从展现和维持权力的能力上来说……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该帝国( ) 图2 帝国鼎盛时期疆域示意图
(2025·全国“学习杯”模拟·10)1954年起,全国逐渐建立起供销社。供销社一方面要及时保质保量地向农民供应各种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另一方面要尽可能以有益于农民的价格收购和销售农副产品,“从商业上去剪除农民所受的中间剥削”。供销社的建立( )
清末立宪期间,清廷提出以主权在君的君主国体统摄立宪政体。在革命派提出立宪以变“国体”为前提后,立宪派声称君主国体亦可由国会总揽统治权,与民主国体无异。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的中国( )
(2019·山西百日冲刺考试·25)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后,“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已而又以他官参议,而称号不一,出于临时,最后乃有‘同品’‘平章’之名,然其为职业则一也。”传统宰相职务慢慢变成虚衔,真正宰相成为临时性职务。这一做法
(2023·山东日照二模·10)大约公元前6世纪前后,整个欧亚大陆——中国的孔子、印度的佛陀、波斯的琐罗亚斯德、希腊的理性主义哲学家都在都在探讨和思索这样的问题:理想政府的道德基础,社会制度的作用,以及宇宙和生命的起源和目的等。这些探讨的意义在于
东汉统治者为防止地方官相互庇护而推行了“三互法”,规定:甲州人士在乙州为官,同时乙州人士又在丙州为官,则丙州人士不但不能到乙州为官,也不能到甲州为官;三州的婚姻之家也是如此。其做法在客观上
热门试题
1.
(2024·陕西铜川三模·8)“发展”是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他设想“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要在某一个阶段,抓住时机,加速搞几年,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治理,尔后继续前进。”南方谈话强调“发展”( )
2.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6)有研究表明,从1789年大革命爆发到1875年宪法颁布的近100年中,法国经历了共和与帝制的多次反复,在帝制时期经济更加繁荣,其主要原因是
3.
(2018·福建龙岩二模·27)下表为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安徽休宁某地土地占有关系统计表。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4.
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置太尉一职,但今天留下来的古籍中没有记载秦始皇曾经任命过哪位人物担任过此职,最可能的原因是( )
5.
(2024·四川乐山一模·28)明代江南每年举行蚕神祭祀活动。如清明节当天,湖州含山镇以蚕神祭祀为主体的庙会活动中,乡村供奉的各个菩萨都会被蚕农抬到蚕神庙进行参拜,称“扛菩萨”。该现象表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