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北京西城区一模·13)1872年,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发表科幻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主人公英国绅士福格与朋友约定能用80天时间环游地球。随后一路历经曲折、克服困难,从伦敦出发,路经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游历印度、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地返回,用时正好80天。小说的情节反映当时( )
①新的国际航线得以开辟 ②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
③交通运输条件得到改善 ④具有积极进取时代精神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题干述及的时间是19世纪70年代,此时世界的航路都已经被开辟出来,并没有出现新的航线,故①错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故②错误;据所学可知,以前环球航行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现在仅需要80天,说明交通运输条件得到改善,故③正确;据题干“历经曲折、克服困难”可知小说主人公具有积极进取时代精神,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相关题目
(2023··5)明清时期,李时珍十年中多次远行,踏遍青山尝百草;徐霞客头戴“远游冠”,手拄铁杖,游遍“九州五岳,问奇名山大川”;顾炎武遍游华北,写下《天下郡国利病书》。这些学术考察旅游活动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3)唐代杜佑在《通典·自序》提出:“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易》称:‘聚人曰财’。”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2023·新疆乌鲁木一模·13)1920年5月1日,上海工人发表了《五一宣言》,宣言抗议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压迫。1922年“五一”节,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劳动大会,通过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20世纪20年代初期“五一”节纪念活动
(2023·河南名校高三阶段测试·10)从1937年底至1941年2月,仅在武汉、重庆接待的西方记者就有168人,其中美国媒体记者占到了77人。此后,更多的国际新闻机构及工作人员进驻重庆,至1942年初重庆大约有西方媒体机构23家。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中国
(2025·贵州贵阳摸底考试·14)19世纪末,埃塞俄比亚利用地理优势,发展与英法等国的关系,购买武器,加强军事实力;并着力削弱地方势力,进行近代化改革。1896年,埃军击败意大利军队的入侵,取得非洲对殖民者从未有过的大捷。这一时期,埃塞俄比亚的活动( )
(2023·江苏南京、盐城一模·7)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纷纷在华设立银行,他们相互挤对,竞相发钞。小国比利时也于1902年成立华比银行,在中国取得钞票发行权力,印出大批钞票,随时发行,替代现金。至1923年,外国在华发钞银行共有汇丰等14家。这种局面导致
(2024·东北三省四市二模·13)1541年,加尔文把日内瓦的政府和宗教都完全置于他的控制之下,日内瓦变成了一个神权国家,他严格控制公民生活,禁止一切娱乐活动。跳舞、打牌、上剧场、在安息日工作或游戏,都被看成恶魔的行为受到法律的禁止。这反映了( )
(2018·河北衡水三月全国统一联考题·34)1950年7月,麦克阿瑟命令日本政府创建由7.5万人组成的警察预备队。这一预备队后被改编为自卫队,成为日本重整军备的基础。另外,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庞大需求成为战后日本经济复苏的强心剂。这说明
下图为1900年前后国人翻译西方书籍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019·东北师大附中、重庆一中、吉大附中、长春十一高、吉林一中、松原实验联合模拟考试·33)从欧洲思想史看,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不同,其核心是以未来的名义讨伐过去的时代。其意在强调
热门试题
1.
(2023·安徽·8)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棉布的销售量在1950年是5647万匹,到1956年达到了17700万匹,同时食糖早在1955年就比经济恢复时期增加了163%。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 )
2.
近代诗人诺瓦利斯给自己的诗歌下了一个定义——进步的、普适的诗,他还认为其使诗歌生机勃勃而欢悦无拘,并使生活和社会也有诗意。该诗人的写作风格是
3.
(2024·山西太原一模·9)10世纪前后,威尼斯城邦共和国凭借垄断“威尼斯一黎凡特(今约旦河西岸地区)”商道快速崛起,后又通过支持十字军东征以打击商业对手,国力逐渐达到全盛。据此可知,影响当时威尼斯共和国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4.
(2018·河北衡水三月全国统一联考题·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1924年,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要将来能够治国平天下,便先要恢复民族主义和民族地位。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础,去统一世界,成一个大同之治,这便是我们四万万人的大责任。诸君都是四万万人的一分子,都应该担负这个责任,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孙中山所说的治国,是指中国的独立、自由和富强(包括均富);而平天下,则是发扬“济弱扶倾”的传统理念,帮助其他被压迫民族谋求各自的独立、自由和富强。孙中山所说的“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础”,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把道德范围的东西放在知识范围中来探讨,认为应该先从个人的内省与自我完善做起,讲究自身的文明修养,然后才谈得上齐家、治国、平天下。孙中山沿袭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家族是国家的基层团体,由家族而宗族而国族,合群图强然后才能讲民族主义,而且只有先恢复民族主义才能讲世界主义。二是力图以王道与霸道这两个古老词汇来区分东西方文化的本质差异。他曾经明确指出:“东方的文化是王道,西方的文化是霸道;讲王道是主张仁义道德,讲霸道是主张功利强权;讲仁义道德,是由正义公理来感化人,讲功利强权,是用洋枪大炮来压迫人。” ——摘编自章开沅《王道与霸道——试论孙中山的大同理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大同思想的主要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阐释大同思想的背景。(6分)
5.
(2017·青海西宁·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西汉贾谊《过秦论》)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7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