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8
·百校联盟全国Ⅰ卷
4
月联考·
30)1961
年
2
月
8
日,毛泽东接见法国参议员密特朗时说,中法之间存在一堵墙,但是“只要在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下’是可以拆掉的”。这说明当时中国外交
A
开始对外谋求“求同存异”
B
有意打破中法间意识形态的束缚
C
旨在摆脱苏联外交的影响
D
致力于打破美国对华的外交封锁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考点】20世纪60年代外交关系 【解析】不是开始对外谋求,与材料中“1961年”不符,故A项错误;冷战背景下,意识形态上一个是社会主义,一个是资本主义,与材料中“中法之间存在一堵墙”相符,故B项正确;当时中苏关系已经恶化,与材料中“中法之间”不符,故C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一直面临美国对华的外交封锁,与材料中“1961年2月”不符,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4·河北衡水学三模·13)在1660年到1776年这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英国共向北美殖民地流放罪犯约5万人。在美国独立之后,英国向美国运送的罪犯数量很少,不过一二百人。到1787年第一舰队起航前往澳大利亚,英国的罪犯流放制又重新启动。英国的罪犯流放制( )
(2024·安徽安庆一中三模·7)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各行各业人员投身到支援解放战争的洪流中来,工人掀起增产立功运动,城市商人积极捐资献物,木瓦匠、修理工等自由职业者开赴战场为部队修补工具、建设工事,广大医务人员跟随部队医治伤员,教员、新闻从业者等知识分子以笔为矛,在思想舆论战线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战。解放区群众对前线的支援( )
早期维新派人士马建忠认为,英法于咸丰十年(1860)与中国立约,其“税则轻于各国”,“欺我不知”,且又续许各口运行土货,还有各种名目,“利源尽为所夺”,“数十年吸中国之膏血,官商贫富无不仰屋而嗟”。据此可知,早期维新派人士( )
西方学者认为,罗马人的政治智慧胜过希腊人,罗马不但能进行征服,而且还能与被征服者分享征服的成果。这说明罗马
(2023·福建名校联盟大联考·10)下图为某学者整理的1984年《人民日报》夏季奥运会报道高频词词云图,其中字号越大,表示频次越高。这
罗马法规定;倘若任何人杀死属于他人之男女奴隶或可牧之畜,则他须偿付被损害物于损害前一年中的最高价值。倘任何人由焚烧、折损或折断造成他人的的不法侵害,那么无论争讼之物是什么,都应赔偿其在尔后30日内的价值。这表明,罗马法
1918年底,苏俄大批企业工人参加征粮队,有些上了前线,有些为自己的生计到农村奔波,造成企业劳动纪律松弛,最终出现了无产阶级的非阶级化现象。为此,苏俄( )
根据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每盎司黄金固定兑换35美元。1971年8月,美国总统尼克森单方面宣布美元贬值和美元停兑黄金。1971年12月美欧十国集团1973达成了“史密森协议”,宣布美元贬值,由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调整到38美元,1973年2月,美元再次贬值,由1盎司黄金可兑换42.22美金。导致美元贬值的最主要原因是
“什么是幸福?”被视为18世纪的热门话题。人们已经强烈地感受到,时代已经开始让人们在人间而不是在天堂享受幸福,那些导致人们相互残杀的狂热理想都是欺骗,应予以揭穿。这反映了当时的人们
12.(2018·广东韶关高三一模·35)丘吉尔在二战后初期提出对英国有着深刻影响的“三环外交”,即按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为英联邦环、英美环、英欧环。英国曾经 “三顾茅庐” 最终于1973年如愿加入欧共体,后又多次公投脱欧。英国与欧共体(欧盟)的关系,揭示了
热门试题
1.
(2024·广东肇庆高三二模·6)康熙年间,我国的手工业逐渐由家庭作坊发展为独立的工场,城镇商业日渐繁荣,吸引着大批农民弃农从工,清政府难以控制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赋税征收出现困难。至雍正即位,各省库项亏空动盈千万两,财政收入危机十分严重。这一现象
2.
(2018·安徽蚌埠一模·22)1955年,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在部长会议上宣称:“二战最重要的结果,是组成了以苏联为首的——更正确地说是以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为首的——世界社会主义民主阵营,与世界资本主义阵营平起平坐。”莫洛托夫意在
3.
(2023·湖南永州三模·10)1978年9月,邓小平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上述论断
4.
吴起治楚,规定“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废公族疏远者”;商鞅治秦“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二者变法措施旨在
5.
(2020·广东韶关一模·32)古希腊哲学家曾把“和谐”视为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和人生的一种美德,这反映了其对于宇宙万物统一现象的把握和对道德完善、社会平等的理想状态的追求。由此可见其思想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