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8)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家训发展的鼎盛期。下表是部分家训内容,由此可知,明清家训
A
承担部分灾害教育功能
B
深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
C
完善了社会的救助体系
D
弱化封建租佃依附关系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明清家训以其特殊的教育宗旨、教育方式和传播手段,在训教子孙行善修身、守业齐家的同时,寓灾教于家教之中,客观上承担了部分灾害教育的功能,故选A项。B项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也非材料主旨;材料中仅涉及家训内容,无法支撑C.D两项。
相关题目
据记载,清代棉花的价格从康熙年间每斤五十至八十文上涨至道光年间的每斤二百至三百文。据此推测,当时
(2019·博雅闻道高三第二次联合质量测评·9)1867年,在讨论修约问题时,李鸿章说,此“系条约而非议和”,修约是双方的权利,“有一勉强,即难更改”“其有互相争较,不能允从之处,尽可从容辩论,逐细商酌,不能以一言不合,而递责其违约”。李鸿章的这一认识
alt="image.png"/>图3 西汉、隋朝京畿区变化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与西汉相比隋朝京畿区的整体变化,并分析其原因。[$【答案】(8分)变化:范围更大;向东扩展。(4分)原因:完成和巩固统一的战略需要;连接南北的地理优势;南粮北运,缓解关中经济压力;洛阳的历史文化积淀。(4分,任答其中两点,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同等得分)
进入21世纪,有学者指出,中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不在于消灭小农户、小农业和小农村的“三小农”,不在于模仿美国型的大农户、大农业和大农村,而在于“三小农”的进一步发展。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国农业经济需要( )
美国历史学家苏里文等人所著的《西方文明史》中第四部分“(欧洲)中世纪中期和末期”第十九章的标题为:君主制的复兴,1000—1300年。该章内容的主题是( )
伏尔泰根据元杂剧改编的《中国孤儿》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宗教宽容、君主贤明的理想国度,而孟德斯鸠则在言语间从方方面面抨击中国的各种弊端。他们研究中国的共同目的是
东汉尚书台“总领纪纲,无所不统”。魏文帝“改秘书为中书,“尚书疏外矣”。东晋时,“又有门下,而中书之权始分矣。”这说明( )
18世纪初的英国,“商人的儿子们——顶多是孙子们——是议会里的好议员、政治家、枢密顾问官、法官、主教,胜任一切正当职业。”有些商人直接跻身议会上院成为贵族地产主,英国世俗贵族数量显著上升。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2023··13)由于贵族的铺张浪费和新兴阶层的模仿攀比,14—16世纪,英国议会制订了11部全国性的饮食和服饰禁奢法令。有学者考察了1327年—1487年来自中产阶级的550份遗嘱和工匠留下的160份遗嘱,都是仅有几例违反了禁奢法令。这表明,当时英国
热门试题
1.
(2022·江西·13)“没有这场深刻的社会大变动,不把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从长期的封建压迫下解放出来,中国的民主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是根本谈不上的。”这场“社会大变动”是( )
2.
(2023·广东一模·1)春秋时期,鲁国拥有多个其他族姓的附属国,如风姓的须句和颛臾、姜姓的向、祁姓的祝、姒姓的鄫、妘姓的鄅等,这些族姓的人都以“鲁人”自称。这反映了当时
3.
(2024·福建福州二模·1)近年在湖北屈家岭遗址发现了多组距今5100年至4900年的水利系统,包括水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等;植物考古显示该区域存在史前稻田。这可以用来说明该地区( )
4.
(2020·河北省·11)他在位期间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清王朝在其统治时期却进一步落后。鸦片战争之后,他因循守旧,没有采取向西方学习,振兴王朝的措施。“他”是( )
5.
(2019·山东东营·7)“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下列介绍“丝绸之路”的篇章设 计中,不恰当的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