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山东济南一模·3)唐贞观年间,太宗下令修撰《氏族志》,规定:不须论数世之前,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此举旨在
A
完善科举制度
B
提升皇族地位
C
打破门第制度
D
推动阶层流动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不须论数世之前,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可知,唐太宗作为当时最高统治者应该排在第一等,所以此举目的是提升皇族地位,故选B项;《氏族志》是划分门第,而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二者无关,排除A项;据材料“不须论数世之前,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可知,是重新划分门第,不是打破门第制度,排除C项;推动阶层流动是《氏族志》的客观影响,不是主观目的,排除D项。
相关题目
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恩格斯认为它“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这一论断主要基于当时的航海活动
有研究认为,19世纪60年代以来,洋务派活跃在晚清政治舞台的几十年间,一直以“中体西用”为号召,其口号在形式上几无变化,只是强调的重点却从“西用”逐渐偏向“中体”。据此可知洋务派( )
(2025·云南高三上联考·4)《唐律疏议》中关于“户婚”的规定:尊长既在,子孙无所自专。若卑幼不由尊长,私辄用当家财物者,十匹笞十,十匹加一等,罪止杖一百。这一规定体现了唐朝( )
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
(2020·黑龙江大庆二模·27)明朝初年建都南京,“去边塞六七千里,元裔时出没塞下,捕杀吏卒,以故命沿边诸王得专制图中,拥三护卫重兵”。朱棣即位后,将沿边诸王内徙,并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朱棣此举
如图是欧洲中世纪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服饰,由此可推知,中世纪晚期( )
英国陶瓷品牌“韦奇伍德”开办于1769年。创始人韦奇伍德在陶瓷工场内将原来一个人完成的陶瓷流程分成几十道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工人必须按固定工作时间上下班,服从统一的劳动管理,不可以自由散漫。由此推断,“韦奇伍德”陶瓷成为品牌主要得益于
(2021·江苏南通通州区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1)“它(小篆)字体整齐划一,布局紧凑,笔划匀称,明显改变了六国文字那种构造繁杂,难写难认的弱点。在秦代……由于隶书笔划平正,结构趋于合理,便于书写辨认,因此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并成为全国常用的通行字体。”隶书取代篆书主要是因为
学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看法这可以用来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
在宋代文献中,大量出现墟市、村市、山市、野市、草市、小市,以及墟、舍、圈、集、场等词语。这反映出当时
热门试题
1.
(2020·甘肃一模·27)明末清初,男性文人笔下出现了一大批勇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她们或渴望爱情大胆追求,或山河巨变誓死守节。同时,女性作家亦显露出不同以往的平等意识、自我关怀乃至优于男性的家国情怀。这一现象
2.
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____
3.
(2025·湖南长沙师大附中月考·6)图1为元朝中国对外联系的交通分布概况。这一时期( )图1
4.
(2018·江苏高考·3)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5.
(2017·福建<;闭卷>·25)有学者认为,日本文明自古以来就具有“饮似长鲸吸百川”的能力。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大化改新 ②1861年改革 ③明治维新 ④戊戌变法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