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等政策,以剪刀差的形式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过渡的新路径。相较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发展历程,该路径完成的环节是( )
A
市场开拓
B
内部高积累
C
技术革新
D
新制度保障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以剪刀差推动工业化,将农业积累用于工业发展,实现内部高积累进而完成从农业国到工业国过渡,故选B项;市场开拓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典型特征,苏联则实行计划经济,基本自给自足,未依赖外部市场开拓,排除A项;技术革新是工业化普遍会经历的,但苏联路径的关键并非技术革新,而是通过农业积累支持工业,排除C项;新制度保障并非苏联完成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的独特环节,资本主义国家也通过制度保障工业化,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北京东城区二模·14)一战爆发后,日本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向中国提出了“二十一条”要求。美国认为日本“严重地影响到美国和其它大国在中国的前途和事业”。上述事件的影响有( )①日本与美国之间的矛盾加剧 ②标志德国“速决战”破产③激起了中国各界的反日斗争 ④欧洲丧失了世界优势地位
下表为某一届世界博览会中美展品表,它的共同之处表明
汉文帝执政时期,多次颁布诏令,劝课农桑,他还多次亲自参加耕作,让皇后亲自养蚕,为民示范。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2024·广东江一模·3)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室的壁画丰富多彩,有风神、雷神造型的神兽,还绘有当地羌人和龟兹族妇女耙地和采摘桑叶等情景。这反映出( )
东汉末年初行州郡县三级制时,一州往往辖有十来个或七八个郡,每郡领十几个县不等。可是到了南北朝后期不少的州只辖一二个郡,一郡只辖二三个或一二个县。有的郡竟无县可领,有的仅存名目。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5)有观点认为,文艺复兴的辉煌成就是由于14世纪末奥斯曼帝国的入侵,东罗马的许多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的产物。19世纪中叶以后,有更多的历史学家则倾向于文艺复兴的辉煌成就是意大利人天才创造的产物。以上关于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与这一观点主旨最为接近的说法是
(2025·湖北部分学校高三上12月联考·14)如图所示是1891—1951年美国进口商品平均关税变化情况。影响这一时期美国关税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2024·江苏如皋高三一模·13)下表呈现的是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等的思想观点。由此可知,这些启蒙思想家( )
唐朝重视监察官选拔,唐玄宗时规定:“凡官,不历州县不拟台省。”唐肃宗敕文重申:“其御史须曾任州县理人官者方得荐用。”唐朝这一举措( )
热门试题
1.
(2016·广西钦州·20)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导致这场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2.
(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朝中叶以后,八旗和绿营兵的战斗力日趋衰落。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清政府大力招募和利用地方“团练”与“勇营”,以协助正规军,军事改革由此拉开帷幕。曾国藩在湖南创建湘军,之后淮军也应时而生。湘军、淮军与八旗和绿营兵相比有很大不同。以淮军为例,其在制度和训练方法上效法洋制,并引进和制造了新式火器,且始终紧跟世界军事技术发展潮流,部分新式火器甚至先于西方国家。但是,与西方不同的是,淮军士兵由将领亲自招募,他们之间大多具有乡党、姻亲、友朋的裙带关系,士兵对于将领的人身依赖非常严重,军队正常运转实所依靠的正是这种私人感情,淮军的指挥体系也是标准的个人指挥体系。随着淮军的日益强盛,其创建者和统领李鸿章的政治权力越来越膨胀,淮军由地主军事武装组织逐渐演变为左右时局的政治集团。 ——摘编自黄凯《火器引进与淮军军事改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淮军军事改革的时代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淮军军事改革。(9分)
3.
(2018·江西八所重点中学4月联考·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4年,康熙于南巡期间亲领文武大臣到南京明孝陵祭祀,行三跪九叩之礼,并说:“明太祖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凡其制度,准今酌古,咸极周详,非独后代莫能越其范围,即汉唐宋诸君诚有所未及也。”康熙还亲笔写下“治隆唐宋”,立碑于陵墓享殿正中,以昭后世。 ——摘编自清朝张廷玉《清朝文献通考》 材料二 1912年2月,清帝宣布退位后,南京临时政府举行了“民国统一大典”。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孙中山率领“国务卿士、文武将吏”拜谒明孝陵,并在祝告文《祭明太祖文》中说:“赵宋末造,代于蒙古,神州陆沉,几及百年。我高皇帝应时崛起,廓清中土,日月重光,河山再造,光复大义,昭示来兹。不幸季世俶扰,国力罢疲。(后)满清乘间入据中夏,嗟我邦人诸父兄弟,达起选碚,至于二百六十有八年……(今)清室幡然悔悟,于本月十二日宣告退位,从此中华民国完全统一,邦人诸友,享自由之幸福……至于今日,始敢告无罪于我高皇帝,敬于文奉身引退之前,代表国民,贡其欢欣鼓舞之公意,惟我高皇帝实鉴临之。”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康熙和孙中山对明太祖的评价。(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康熙和孙中山拜谒明孝陵的目的。(9分)
4.
(2013.天津文综.1)右图为《岛夷志略》片段。从其内容判断,该著作的出现应不晚于
5.
小王在查阅苏俄联相关资料时发现了一段史料:“一些以前经商的公民应约来到指挥部,据说是要他们来为劳动义务登记的。在这些公民登记时,他们遭到拘留并被送往兵营等候派往前线。”这表明了当时苏俄联(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