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
材料中“天下晏如,不让贞观之世”表明武则天统治二十年让天下安宁,可与贞观盛世媲美,足见其统治时期治理效果显著,故选B项;陈子昂描述武则天进用人才、允许自举,但“唯才是举”早在曹操等历史人物中已有实践,并非武则天首创,材料仅体现其用人措施,不能证明为开创先河,排除A项;刘晌材料提及“诛酷吏”和“听忠言”,而结论强调“重用酷吏”,与材料内容矛盾;史实上武则天虽一度任用酷吏打击政敌,但后期为稳定统治而诛杀酷吏,材料突出其纳谏诛恶,非单纯重用,排除C项;王夫之作为后世学者批判武则天“恶”且“臣民共怨”,但这是明清时期带有儒家偏见的评价,史实其统治期间社会经济发展,并未出现普遍反对浪潮,材料仅反映个人观点而非当时社会现实,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