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535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建立政府巡视大学制度,并推动大学学术改革:每一所学院都要出资维持希腊语和拉丁语两个公共讲座;调整文学科课程和教科书,文学科学生研习辩证法、修辞学、算术、音乐和哲学等,摒弃经院学者的晦涩注解。这一改革( )
A
顺应了人文主义传播的要求
B
受到科学革命兴起影响
C
摆脱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
D
促进了城市教育的兴起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依据材料可知,亨利八世的学术改革包括推广古典语言学、调整文学科课程和教科书,摒弃经院学者的晦涩注解改用古典哲学上的推理方法,这一改革推动了人文主义在英国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发展,故选A。材料主要是古典主义的复兴,未涉及科学革命的影响,排除B项;文艺复兴未脱离宗教,“摆脱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11世纪工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推动了城市教育的兴起,D项“兴起”错误。
相关题目
明代前期,朝廷允许私商取得盐业特许销售权,他们须按照规定运送米粮至辽东、蓟州等北边九镇,以低价贩卖。这一规定基于( )
1917年墨西哥宪法规定:国内的土地和水域属国家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有权通过必要措施来分割大庄园。到卡德纳斯执政前,全国三亿多英亩土地中的83%仍掌握在占农户数不到2%的大地主和外国公司手中,而占农户数90%以上的小农只占有不到一千万英亩的土地。这说明墨西哥当时( )
在莎士比亚(1564—1616)的某历史剧中,臣子们对战报的描述体现出的中心思想是:一切胜利都是君王的荣耀。从时代背景考虑,此种剧情设计表现了莎士比亚( )
(2024·陕西咸阳一模·9)魏源在其《老子本义》中认为,老子之“自然”是“迫而后动”,老子之“无为”是“乃不治以治之”,其“无为”不是“枯坐拱手”,主张将“忧患意识”与“实事实功”相结合。对老子“无为”的新诠释体现了魏源
(2024·广东汕头二模·1)读图1: 殷墟范围内各族邑(城邑)分布图由图1可推知,商代( )
15世纪,捷克胡司主张改革教会,用捷克语讲经祈祷,并把圣经翻译成捷克文,他指斥教皇为反基督分子。这一思想
近代以来,一些开明士绅和封疆大吏主张建立各类图书馆等城市公共资源,清政府以非常积极的姿态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1910年颁布了图书馆章程,准备用三年时间完成京师图书馆和各省图书馆的建设工作。这说明( )
社会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这种学说曾经风靡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因为它
(2024·山东泰安高三上期末·6)表2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主题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出近代中国表2
在扩张过程中,古罗马人把公民权授予意大利中部广大地区的一些社群。有时,它包括完整的公民权利和特权,包括罗马选举中投票或参选。有时,它只是“无投票权的公民权”,如与罗马人通婚、互订契约和自由迁徙的权利。罗马此举( )
热门试题
1.
(2024·山西太原三模·1)商朝时“王权神佑”的思想观念盛行,商贵族标榜天神是自己的祖先;西周在商朝的基础上提出了“敬天保民,以德配天”,并对天命观做出了“天命靡常”“惟命不于常”等新的解释。西周天命观念的变化反映了( )
2.
晚清时期,地方督抚不设属官。曾国藩、李鸿章等出于地方军务需要,自设善后、厘金等局,招募官员、幕友入局办事形成幕府,幕府逐渐掌握了部分军事权、财政权和人事权,实际上行使省一级政权的职能。这一现象(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1648年10月,统治西班牙(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通过多边多轮会议,最终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最突出的内容就是运用法律否定了教皇和皇帝的权威,承认了一系列民族国家的独立及其正统地位,是近代国际政治体系的开端。——摘编自韩略、刘伟博《试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的国际关系格局转换》材料二 1815年6月9日,英、奥、法、俄、普、西、葡及瑞典签署《最后议定书》,维也纳会议宣告结束。在维也纳会议上,反法同盟的主要成员国为了防止革命对本国的政治统治形成威胁,制定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主义”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它们首先恢复了法国、西班牙、那不勒斯、葡萄牙旧王朝的统治。而且,为更有效地维护这一体系,1815年9月,在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积极倡议下,欧洲各国君主建立了“神圣同盟”,以保卫君主政体和基督教义。俄、英、普、奥等欧洲强国为了解决列强有关领土纷争的矛盾,逐渐形成了所谓的“领土补偿”原则,即列强的利益可以失此得彼。由于这个原则,各列强既得利益不但不受损失,而且可以明目张胆地宰割和瓜分弱小国家。——摘编自于光胜《马克思恩格斯论维也纳体系的实质》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宪章》等确定的不使用武力、民族自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国际法原则得到普遍接受,逐渐形成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一整套国际规则体系。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组织、争取独立的民族、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修改、调整外国投资、开发和其他部分的国际法内容,国际法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分支——国际经济法。同时,从传统的国家领土逐步扩展到外层空间、海床洋底、南北极地甚至网络空间等,新涌现出诸如国际行政法、国际旅游法、核法和极地法等数十个新分支(部门法)。现代国际法越来越多地体现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日益成为维护人类普遍价值和利益的法律秩序。——摘编自盛红生《战后国际法体系演变与中国角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也纳体系的实质,并指出这一体系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在处理国际事务的共通之处。(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国际法的主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际法的认识。(11分)
4.
(2023·山东东营·5)杜佑在《通典》中对一位皇帝做了这样的描述:“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筑长城东西千余里,皆征百万余人。”据此判断。这位皇帝是( )
5.
如表为1914—1920年英美德日四国对华出口贸易值变化表,其中乙国是( )单位:千海关两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