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990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为213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9%;1995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707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86%。引起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
农村生活水平提升
B
市场经济加快发展
C
第三产业发展较快
D
国企改革成效显著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解析:材料可以看出,1995年全国流动人口是1990年三倍多,增速很快,结合所学可以判断中共十四大以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使市场经济加快发展,推动人口流动不断增加,故B项正确。农村生活水平提升对全国人口流动影响不明显,故A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对全国人口流动影响较小,故C项错误。国有企业改革与全国人口流动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二战结束前,苏联在波兰支持波兰工人党等力量在战后组建政府。二战结束前后,苏联推动亲苏的罗马尼亚共产党在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以逐步掌握政权。苏联此举意在( )
(2019·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34)下表为苏联1965—1975年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苏联农业的发展得益于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救济的理论与实践》中写道:新中国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新政权将满足社会成员社会福利需求、促进社会公平作为救济工作的目标,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社会救济的必备前提。由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救济( ).
(2023··1)据学者研究,殷商甲骨文和金文中有名的“诸妇”多达204位,这些女性贵族可参与祭祀、军事等国家管理活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出征,战功赫赫。这表明,在商代
(2019·江西高三第三次大联考·30)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提出了停止使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没收地主阶级土地之政策,而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方针。这一方针
下表是部分文献记述的明朝时期某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当时( )
表2为1954年12月至1957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的有关中日关系的部分社论。当时中国政府的对日态度主要是基于( )表2
古代雅典的戏剧公演实行“捐助制”。捐助者通常来自雅典最富有的人群,这种捐助“既是强制性的,也是荣誉性的”。统计表明,“除了可以忽略不计的例外情况,所有政治家都出自公益捐助阶层。”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2023··2)汉初,为了解决物资匮乏、通货膨胀的问题,政府实行了“令民铸钱”的政策。而到武帝时期,国家不仅垄断了主要铸币材料铜,还成立了专门的铸币机构负责铸钱。汉代货币政策的调整
(2023·高三模拟·4)费正清论及明成祖迁都时指出:“北京远离中国人口和生产的中心地区,易受游牧民族的侵害,而且严重依赖长江下游地区的产粮,但它却成为中国好几个政权的首都,实在是太令人惊奇了。这绝不能是巧合,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首都必须同时也是亚洲腹地非汉族地区的首都。”据此可推知,明成祖迁都
热门试题
1.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2.
(2023·黑龙江哈尔滨·18)19世纪6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这反映了( )
3.
(2021·山东省)遗址能为已经消逝的文明或者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北京人遗址为我们提供的历史见证是,北京人已经( )
4.
勃列日涅夫“新经济体制”改革第一阶段,在零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全面调整了工业品批发价格;开始发放基本建设长期贷款,并实行择优贷款原则;把奖金与企业最终效益挂钩等。这些做法( )
5.
(2022·四川自贡·10)新中国成立初期,刚刚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在严峻的形势下,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等运动。这些运动的共同作用(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