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孟子称:“孔子成《春秋》,乱臣贼子惧”。朱熹则说:“圣人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善恶自见”。这反映出
A
仁政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B
历史评判会影响政治行为
C
儒家干政成为治国秘诀
D
重史传统促成了社会凝聚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材料没有体现“仁政”的概念,故A项错误;因为《春秋》里对历史人物的评判,对犯上作乱的人有一定的威慑作用,故B项正确;孔子时代,儒学还没有形成对政治的固定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里没有体现重史传统,只是体现了历史记载对政治行为的影响,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尚书·商书》记载:盘庚与大臣“恭承民命”定了新都;周初的《洪范》有“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的记载;《周礼》记载:“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这反映了商周时期
汉律对家庭关系调整的基本原则是尊长卑幼和尊男卑女。如汉律允许男子有妻有妾,而妻妾则要对丈夫尽忠诚义务。这一现象说明汉代( )
(2023·湖北十一校高三联考·4)1258年蒙古南侵,南宋财政亏空加大,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胀恶化。为解决以上问题,贾似道推行公田法(低价购买民间,尤其是官员手中超限的部分土地),结果激起民怨,加剧恶性通胀循环。1262年面对拜占庭帝国的军事进攻,为解决财政压力,威尼斯授权政府发行国债(以税收作为定期利息),被称为13世纪最伟大的金融创新。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凡政府干预愈深者,则市场机能运作能力愈弱,反之亦愈强。”(台湾学者侯家驹撰写的《中国经济史》)下列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被认为是宋朝祖宗家法的实质精神。这种精神首先贯彻到制度的设计之中。以下官职或机构的设置与上述精神相符的是( )①知州与通判 ②枢密院与“三衙”③三司使与提点刑狱司 ④同平章事与参知政事
(2025·湖北黄冈9月调研·4)下表为刘宋至隋初岭南地区人口数变化情况统计表。这反映岭南地区( )
(2023··11)古希腊人认为,外部的经验不能算是真正的知识,只能算作意见。只有出自人自身的内在性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只有这种内在性的知识才能真正不依赖任何外部条件,完全为自己而存在。这表明古希腊人
(2023·江苏连云港一模·15)图4源自2008年《国际先驱导报》。漫画反映了某些西方国家图4
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经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下列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①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②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 ③美国商品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 ④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2024·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三模·8)图2为1927年8月至1928年4月,中共领导武装起义概况图,据此可知( ) 图2
热门试题
1.
(2023·山东菏泽·1)山东淄博赵家徐姚遗址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该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的红烧土,即用火烧烤过的黏土,常用于建造房屋。这可印证该遗址居民( )
2.
构建知识结构图,能很好地从整体驾驭和把握所学知识。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识结构图,其中“?”处是( )
3.
研究某一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可提取的关键词有“世界多极化”“新型大国关系”“睦邻友好”“多边外交”。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主旨是( )
4.
(2024·浙江宁波二模·12)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召开会议,讨论战后世界经济问题。当年各国代表签署同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小会议室被命名为“黄金屋”。该会议形成的决议( )
5.
(2022·山东省临沂市高二上期末·6)表1是晚清时期在华开设较早的几家外资银行。这反映了( )表1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