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自然经济正式形成
B
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
C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
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材料中现象是自然经济的表现,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原因,故B项正确;土地私有制并非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17·浙江宁波选考适应性考试·12)在20世纪50年代的某次国际会议上,各国代表服饰各异。“一样是穆斯林,土耳其人的帽子是红的,印度尼西亚人的帽子是黑的,埃及人的帽子是白边红心的。一样是穿着高领的制服,扣子少而比较短的是中国人,扣子多而长到膝盖的是印度人”。中国代表在这一会议上
下列选项中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16世纪关于马尼拉大帆船的版画
(2024·山西高三1月调研·10)14世纪中期到15世纪末之前,佛罗伦萨是一个人才流入型国家,有才能的人都向往佛罗伦萨,都愿意去佛罗伦萨。这主要缘于佛罗伦萨
有外交家认为,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为各国如何处理相互间关系提供了五条“切实可行”的原则,它“反映了人类对美好世界的追求,同时也指出了建立美好世界的途径”。这里的“它”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1917年俄国革命的亲历者,他曾写道: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建起新制度的框架。由材料可知,约翰?里德认为布尔什维克胜利的原因是( )
(2024·福建龙岩三模·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探索文明兴衰的一个关键点,在于理解作为文明之灵魂的文明本体精神,即任何文明都具有的精神文化观念体系和行为体系。文明本体精神是在文明生长和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任何文明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见表3)。表3——摘编自刘景华《世界历史上文明兴衰之思考》根据材料,从整体或局部任一角度自拟论题,结合世界史相关内容进行阐释。(要求:以某一文明本体为例,主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4·福建漳州高三三模·13)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方式的发展和转换的意义上,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与此前的“古典社会”中人的不同生存状态,提出了“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的“现代”是指( )
1900年,针对洋人在华经商已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一些有识之士强烈呼吁“广商学以植其材,联商会以通其气,定专律以维商事,兴农工以浚商源,效法西欧,振起商战”。这一主张反映出当时( )
明末,传教士利玛窦在给西方人介绍中国时说:“中国人中也有德高望重之士著书立说,但多为伦理方面的,并非科学的著述,而是根据《四书》中的名言发挥申述。此书尤受儒者重视,日夜手不释卷。该书体积并不很大,较西塞罗的《书信集》还小,但注释它的书籍却汗牛充栋。”利玛窦这段话的核心是
(2024·安徽蚌埠四模·14)新西兰漫画家大卫·洛在1919年1月创作了漫画《大熔炉》(从左到右人物代表的国家:意大利、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他们手中拿着代表国家利益的“桶”,威尔逊手持“蜜油”调剂“和平浓汤”)。对漫画主旨解读准确的是( )
热门试题
1.
该电报(如下)发于哪场战争中
2.
(2017·广东深圳·11)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为培养外语翻译人才,在1862年创办了( )
3.
(2009.四川文综.15)图6是某博物馆藏民国时期四川一女子小学发给学生的毕业纪念品——木兰彩瓷笔筒。从图中信息可推知校方的寓意最可能是鼓励学生
4.
(2019·浙江余姚高三第一次选考科目模拟·18)他向愚昧和无知宣战,抨击天主教会的野蛮与黑暗,把教皇比作是“两只脚的禽兽”,指责教士是“文明的恶棍”,他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教会,强调法律下人人平等。这里的“他”是
5.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