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表1是明清时期部分地区的地方志记载。据此可推知,明清之际( )
表1
A
经济发展影响社会风气
B
贫富分化激化社会矛盾
C
价值观念决定消费行为
D
赋税改革弱化社会治安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从《兖州府志》《宁夏新志》《崇安县志》记载来看,随着时间推移,多地出现如“俗渐奢侈”“服食以靡丽相竞”“习尚奢淫”等社会风气变化,可见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风气产生了较大影响,故选A项;材料中虽提及盗窃但未涉及阶级对立或农民起义,无法推断贫富分化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排除B项;消费行为确受价值观影响,但";决定";表述过于绝对,且材料也未涉及这种关系,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赋税改革的相关内容,不能得出赋税改革弱化社会治安的结论,排除D项。
相关题目
联合国对以前在国联委任统治下的领土和由于二战结束而脱离各敌国(法西斯轴心国)的附属领土实行国际托管制度进行临时管理。到1962年年底,非洲6个托管地先后独立,并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这表明二战后的国际托管制度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宦官田全操凭借辟仗使之权,强征休祥坊民的地课。坊民300余人聚集抗议,后又与田全操手下的吏卒发生殴斗,事件以坊民获胜而告终。这表明当时
(2018·山东聊城一模·27)顾颉刚说:“我们决不因为古物是值钱的古董而特别宝贵它,也决不因为史料是帝王家的遗物而特别尊敬它,也决不因为风俗物品和歌谣是小玩意儿而轻蔑它。在我们的眼光里,只见到各个的古物、史料、风俗物品和歌谣都是一件东西。”这表明,顾颉刚主张
(2023··5)16至17世纪初,新兴的欧洲强国,在与中国的贸易中,无一例外处于贸易逆差,而中国始终处于贸易顺差之中,这种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西方学者称为“丝一银”对流。这一现象说明当时中国
(2023··8)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认为,像北美原住民那样的群体,并没有运用理性来劳动的能力,因此他们生存的地方,就理应让当时具有充分劳动能力的英国资产阶级那样的群体去占有。洛克的认识可以说明
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一部充满屈辱的历史,造成中国屈辱的根本原因是
先秦诸子虽“百家异说”,但其思想旨趣却有相通之处。以下论述体现了
(2023·陕西安康一模·12)1900年6月,慈禧太后向英、美、俄、法等十一国宣战。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划牵线下,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山东巡抚袁世凯等和各参战国达成了互不侵犯协议,史称“东南互保”。这反映了
教育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阅读下表,据此可知( )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封建的元素,本有两个:一为爵禄,受封者与凡官吏同。一为君国子民,子孙世袭,则其为部落酋长时固有的权利,为受封者所独。”下列有关其表述最准确的是
热门试题
1.
世贸成立:_____
2.
(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第二次联考·4)明清时期,松江府及其周边地区出现了早期的“工业化”,使农业经济与农家经营发生了革命性变革,棉花种植超过了传统的稻米种植,甚至达到了“棉九稻一”,乃至专种棉花不种稻米的程度。这一现象
3.
(2019·广东顺德二模·29)武昌起义前后,清朝地方督抚出身统计表表1 据表1,清朝地方督抚出身的变化
4.
中共七大开展于______年
5.
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下面绘画最早可能作于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