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8世纪,公共图书馆在欧洲还不多见,到1844年,英国、法国、普鲁士和奥地利有上百所公共图书馆,剧院、音乐厅、博物馆,已在城市普遍出现。这一变化说明欧洲( )
A
工业革命带来生产方式变革
B
发展拓宽了文化传播的途径
C
启蒙运动促进文化市场成熟
D
社会整体文化水平大幅提高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19世纪上半叶欧洲多地公共图书馆、剧院等文化场所普遍出现,反映出工业革命影响下城市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提升,这些场所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新途径,拓宽了文化传播的方式,故选B项;工业革命的生产方式变革主要体现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与公共文化设施普及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启蒙运动高潮在18世纪末已结束,且其核心是理性批判而非文化设施建设,排除C项;文化场所增多不直接等同于整体文化水平大幅提高,材料仅体现硬件设施增加,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3·贵州六校联盟联考·6)下表是新文化运动主将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前后思想观点的变化情况。以上变化表明五四运动
西汉末年,太官曾通过昼夜燃火的温室来反季节种植稀缺的“葱韭菜茹”。担任少府的召信臣以“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为由,奏请禁止栽培此类“非法食物”并获准,“省费岁数千万”。这表明当时
(2019·辽宁沈阳三模·29)梁启超在1921年出版的《清代学术概论》中对“时代思潮”这样阐释:“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价值,而又适合其时代之要求者也。”由此可知,1921年方兴未艾的时代思潮是
钱乘旦在分析某两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指出:X国的革命是纵向地把社会分开,因此无论哪个阵营获胜,原有的社会结构都会保留下来;Y国革命是横向地把社会切割开,因此,如果王权和贵族这个阵营胜利,那么原有的社会结构会被保留,革命等于没有发生。据此判断,X国和Y国分别指( )
1940年7月16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声明,严厉谴责英国关闭香港边界和禁止香港输出汽油、载重汽车和铁路材料等物资的举措,称“此种举动不独极不友谊,且属违法”。国民政府的态度源于中国( )
(2025·云南昆明云南师范大学附中高三月考·11)马其顿帝国君主亚历山大,在埃及自称法老之子。在波斯则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沿用波斯帝国的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推广波斯礼仪,并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亚历山大的统治策略旨在( )
(2025·“化蝶杯模拟·15)参考表2,下列关于此时期苏联建设的历史评价合理的是( )表21937年苏联按人均计算的一些工业产品产量与西方国家比较资料来源:[苏]梁士琴科著、叶林等译;《苏联国民经济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63页。①业化取得巨大成就 ②工业经济结构改善③工业化建设暗藏危机 ④工业产能落后欧美
许瑶云曾评价某位书法家时说:“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下列属于该书法家的作品是
(2023·湖北十一校高三联考·13)从19世纪后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如表2所示)。现有研究表明,1870到1914年间经济全球化达到一个小高潮。其主要原因是表2 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3)唐代杜佑在《通典·自序》提出:“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易》称:‘聚人曰财’。”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热门试题
1.
明末,市面上出版了《天下水陆路程》《天下路程图引》等一类由商人编撰的书籍,介绍了国内主要的水陆交通要道。有的书后还附有一些诗文,描述商旅艰辛。这反映出当时( )
2.
甲午战争中,李鸿章不是积极地抵抗,而是想靠英、俄的力量来制止日本。这虽然没有实现,但俄、法、德三国的干涉居然使日本吐出了辽东半岛,被认为是“以夷制夷”策略的一大“成功”。可见,洋务派“以夷制夷”的实质是( )
3.
(2023·福建·10)如图反映了近代中国( )
4.
(2019·安徽“江淮十校”第二次联考·14)图1为1957—1960年经济建设中的相关数据,其中的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单位:亿元
5.
(2018·广东汕头毕业班质量监测题·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人主张跟德国签订合约,部分原因是要在俄国赢得大众的赞同,另外则是因为他们认为,这场战争是资本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斗争,应该使他们彼此消耗力量与受到破坏。这样是符合社会主义的利益的。 对德国人来说,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与其签订的《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条约》反映了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取得的最大成功。德国实现了从敌对状态开始时便提出的某些战争目标。德国人不仅使俄国中立化,而且如今还通过设置在新独立国家首脑地位的傀儡而控制了东欧。一定数量的德国部队留在东线来维持这些新作出的安排,但这时已经不再是两线作战了。大批德军已经从东线调往西线。从1916年8月起,以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为首的德国统帅部准备在法国集中进行最后的打击,以便在1918年结束战争。 ——摘编自(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概括苏、德两国有关“布列斯特和约”的不同看法。(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十月革命对一战进程产生的影响。(7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7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