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认为,“五谷粟米,民之司命也”“务本饬(致力)末则富”,同时实行“相地而衰征”,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实行盐铁专卖,铸造货币,调剂物价。据此推知,当时
A
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B
农商并重思想出现
C
币制混乱导致物价上涨
D
商品经济成为主流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相关题目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一个现代国家,必须是共和、民主、宪政三位一体的。民主解决授权问题,共和解决执政问题,宪政则解决限政问题。没有共和,民主就会变成多数人的暴政;没有民主,共和就会变成寡头政治;而没有宪政,他们就会变得无法无天。”据此可知
(2023··25)1842—1860年英国进行了4次关税改革,削减关税涉及750种商品,1850年左右英国控制了全世界20%的贸易量,海外投资从1830年的1.1亿增加到1870年7亿英镑。由此可推知
清人赵翼写《廿二史札记》,讨论到元朝末年的情况,其中有一个标题叫“元末殉难者多进士”。元代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汉族的朝代,但在元王朝行将灭亡的时候,殉难的人仍以汉族进士居多。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解释
(2019·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32)公元 212 年,罗马帝国皇帝卡拉卡拉颁发敕令,给予帝国的全体自由民以罗马公民权。日本学者盐野七生评价其“是在负面方向划时代的法律”,“使罗马公民权失去了长久维持下来的魅力”,“因为人人都有的权利,跟人人都没有的是一样的”,使得“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罗马帝国立国基础产生龟裂”。在这里,盐野七生认为该敕令
(2019·福建泉州二模·27)明朝前期,内阁成员大多是资历浅、品阶低的官员,对皇帝的旨意绝对服从。明朝中后期内阁成员中有不少资历深、品阶高的元老,对皇帝的决策形成严重制约。不少皇帝采取“打老提新”的手段,频繁更换内阁成员,却始终无法改变这种局面。这说明了明朝
(2024·山东泰安四模·2)北魏拓跋硅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硅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史记·南越列传》记载:“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南越太后)数劝王及群臣求内属。即因使者上书,请比内诸侯,三岁一朝,除边关。于是天子(汉武帝)许之……”。次年南越叛乱,汉武帝出兵平叛,并在此设置九郡。对该图文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西汉初年形势图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②实施“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③保障了西南丝绸之路的畅通 ④西汉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治理
有学者指出:“周人谨慎,谦恭,重集体,富于忧患意识……周公时代变革的最大成果,是神权退场,这让中国的文化过于‘早熟’。”其意在说明当时周人( )
(2023·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测试·14)20世纪60年代,中国不仅与法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也先后同日本及欧洲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家建立了商务关系。这些外交成就
(2023·四川雅安一模·6)1918年底,陈独秀称美国总统威尔逊为“世界上第一个好人”。到1923年底,北大进行民意测量,投票选举世界第一伟人时,497票中列宁独得227票居第一,威尔逊则得51票居第二,这种变化可以说明当时
热门试题
1.
(2018·山东潍坊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23)“它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的走向……“是国内有识之土在新时期将来未来之际谋划的意识形态‘兵变’。”“它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心声,讲了大家想讲的话。”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2.
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于______年
3.
(2023·安徽黄山一模·5)近代以来,一些开明士绅和封疆大吏主张建立各类图书馆等城市公共资源,清政府以非常积极的姿态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1910年颁布了图书馆章程,准备用三年时间完成京师图书馆和各省图书馆的建设工作。这说明
4.
(2023·江苏南京、盐城一模·12)《世界史纲》写道:“亚历山大去世以前,尤其是在他去世以后,人们有时间对他进行考虑时,关于一个世界性的法律和组织的想法在人们心目中已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概念了。”作者意在说明,亚历山大远征
5.
莫高窟的一幅壁画上描绘的日神、月神图像既有印度和中亚(粟特人)艺术的要素,又受到希腊、波斯艺术的影响。这说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