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有权“不限年月”“永远耕种”,地租率 相对稳定.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地主则失去了和土地的直接联系。这一现象
A
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
加速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C
瓦解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D
说明农民摆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永佃制盛行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史实不符,永佃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地主则失去了和土地的直接联系”表明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故B项正确;实行永佃制,土地的所有制没有变,土地仍然属于地主所有,故C项错误;实行永佃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但农民没有摆脱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18·山东聊城三模·26)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从睉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主要表明
2016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了洪秀柱率领的中国国民党访问团时强调:“确保国家完整不被分裂,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意志。实现民族复兴,再创中华盛世荣景,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为此,两岸必须
甲午战争后,中国的激进知识分子群体开始重新思考道器之争,当时一些青年人不由自主地以西方殖民者的眼光看待中国,嫌弃和疏离中国文明,视西方为“文明”,视中国为“野蛮”。这表明( )
(2025·贵州9月月考·14)北宋时期,每逢灾荒年岁,政府便广泛募兵,所谓“饥岁莫急于防民之盗,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与此类似,对于频繁发生的农民起义,宋朝政府更多采取的是招安而非武力镇压。这些做法( )
(2025·陕西榆林高三模拟·11)明朝前期,设置“九边重镇”防范蒙古;后期双方协议,开设互市。这一变化反映出“九边”( )
下表是1893~1910年中国进口商品分类比重表(单位:%)从表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2020·湖北荆门高三元月调研·28)明清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形成了一种宗藩关系的国家关系体系。这种关系从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起,逐步解体。这种变化反映了
罗马帝国时期,除自由民和奴隶的区别外,公民和臣民之间的差别逐渐消失,“这样,至少对自由民来说产生了私人的平等,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罗马法发展起来了”。材料中所述的罗马法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提出在农村推行“四大教育(文艺、生计、卫生、公民)”以实现“民族再造”;梁漱溟指出挽救农村衰败,不在于向西方学习,而在于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创造新文化;实业家卢作孚倡导“乡村现代化”,将乡村建设成为“一个生产的区域,文化的区域,游览的区域”。这三种思想共同反映出当时
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等阶段。下列选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 ①石斧 ②耧车 ③骨镰 ④曲柄锄
热门试题
1.
(2015.海南单科.21)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2.
(2017·安徽宣城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西周分封时,青铜器被作为权力象征的礼物,由周王赐给诸侯,诸侯带着它去建立自己的领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多转向实用,礼器的比例减少。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3.
(2019·湖南衡阳·15)图片是凝固的历史,观察下图,①处填 ( )
4.
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是( )
5.
(2024·福建龙岩高三一模·7)表2为晚清国内部分公债筹募概况。这表明晚清公债的筹募( )表2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