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9)1926年6月广东农会会员有64万多人,湖南只有3.8万人,湖北只有4000人;1927年6月湖南农会会员有451万,湖北有250万,而广东只有70万。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在于
A
政党合作主要致力组织农民运动
B
中部地区遭列强侵略程度较深
C
政治生态环境对农民运动的影响
D
土地革命激发农民的革命热情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本题以国民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发展历程命题立意,从广东等地农会会员人数变化的角度创设情境。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农会会员的发展路径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革命形势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有关,C正确。组织领导农民运动的是中国共产党而不是国共两党,而且国共合作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A错误,排除;东南地区较中部地区遭到列强侵略程度更深,B错误,排除;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时期,D错误,排除。
相关题目
平型关大捷后,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开展系列庆祝活动,全民族形成了关于该事件的社会共识。新中国成立后,借助学校教育和媒体宣传等方式,再现了这一史事,使之成为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文化符号。这说明了( )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1万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据此可知( )
清帝所主“大一统”,将“中国”的政治与疆域版图扩展到长城以外的“三北”及各边疆地区;乾隆帝也认为“天朝疆界严明,从不许外藩人等稍有越境搀杂……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这反映出清朝的疆界观
(2018·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题·24)《左传》记载,公元前516年,齐景公问政于晏婴。晏婴献策回答: “唯礼可以已之”,若行礼制则“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这表明先秦的“礼”是
冷战结束至2003年,不结盟运动国家召开了13次首脑会议,反复讨论了运动的命运,驳斥了不结盟运动失去存在价值的观点,提出将运动的重心转移到经济领域,强调缩小南北经济差距是其“头等重要的历史使命”。这一变化( )
(2019·广东汕尾普通高中高三3月教学质量监测·29)甲午战争后,梁启超积极倡导“新史学”,呼吁“去民史”,力主史学通俗化;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史家将注意力转向中国通史、近百年史、边疆史等没有领域,并积极编写面向大众的通俗读物。这反映了当时
一般而言,中世纪的西欧,商人如果不加入行会就不得在本城经商。13世纪时,西欧行会最普遍、最发达的是在一些一万多人口的中等城市,而在对外贸易较为发达的口岸大城市,行会却并不普遍。这说明当时的西欧行会( )
据统计,“一五计划”期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稳步推进。由农业及副业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等利润和税收间接构成的财政收入约占40%左右,而国家对农业投资比重仅占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7.1%。上述现象表明( )
(2025·广东肇庆高三一模·14)1878年,万国博览会期间,法国等国召开了多次国际会议,涉及多项当时国际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另外还将非洲的阿尔及利亚人放置在博览会中加以展示,借以塑造“异国情调”。据此可知,这次博览会( )
热门试题
1.
(2013·重庆文综·1)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2.
(2008.广东单科.19)从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的目的看,三级会议在当时拥有的权力是
3.
中共八大开展于______年
4.
(14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贡献,大都以为是老大而衰弱。今天我要问一问,究竟他果是长此老大衰弱而不能重振复兴吗?不的!从“五四”运动以后,我们已经感觉到这民族复活的动机了。——李大钊《人种问题》(1924)材料二欲求抗战的最后胜利,欲求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之实现,其在今天和将来,除应加强我们内部的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外,别无方法与途径。这是挽救时局和复兴中华的关键。——《新华日报》发刊词(1938)材料三如果要使革命进行到底,那就是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这样,就可以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1948)材料四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之后,“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摘编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1)解释材料一中民族复活的“动机”。(4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任务不同的原因。(4分)(3)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系统阐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根据材料四,简述这一历史逻辑的史实依据。(6分)
5.
(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5)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