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7)1879年,郭嵩焘从驻英公使任上,“乘小轮返湘,湘人见而大哗,谓郭沾染洋人习气,大集明伦堂,声讨致罪,并焚其轮”。1912年,龙骧汽车公司在长潭公路上试车时,观者云集,欢声雷动,时来宾既多”。当时有歌谣描写时髦女性曰:“戴了钻石戴珠花,不从马车坐汽车。”这表明,当时湖南地区
A
社会舆论环境有所改善
B
中体西用观念已深入人心
C
中西文化隔阂逐步消解
D
交通事业完成近代化转型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湖南人对轮船的反应由“声讨致罪,并焚其轮”变为“观者云集,欢声雷动”,时髦女性“不坐马车坐汽车”,反映出其对西方近代文明的态度由抵制转为接受,说明湖南社会的舆论环境有所改善,故选A项;中体西用观念随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而被时人所摒弃,故排除B项;中西文化的隔阂在近代并未消解,故排除C项;民国初年,中国交通事业的近代转型尚在进行中,并未完成,故排除D项
相关题目
贝恩德?施特弗尔在《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一书中写道:1973年11月5日,在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部长会议上,他们首次达成了“一致决议”:普遍降低石油产量25%。仅仅几周后又做出了原油价格翻倍的决定。这种“石油封锁”对整个西方经济都产生了影响,并且从这里演变为一场全面的世界经济危机。作者在这段文字中运用了( )
《新唐书·萧至忠传》载:“始,至忠为御史,而李承嘉为大夫,尝让诸御史曰:‘弹事有不咨大夫,可乎?’众不敢对,至忠独曰:‘御史,天子耳目也,其所请奏当专达,若大夫许而后论,即劾大夫者,又谁白哉?’承嘉惭。至是,承嘉为户部尚书,至忠劾祝钦明、窦希玠与承嘉等罪,百寮震悚。”材料表明,唐朝御史( )
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2025·河北9月阶段测试·8)武昌起义后,汉口绅商看到国民军专以保商卫民为主义,极力欢迎,经商务总会,其后所招新军一镇,情愿供给薪饷。同时海外华侨对于助饷一事也极为踊跃。军政府令汉口商会得发纸币50万,以资转运,商人捐助军费者百元二百元不等。这些做法( )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一经完全确立,一个人自己劳动的生产物,便只能满足自己欲望的极小部分”,其余的欲望,须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劳动生产物交换别人的剩余部分来满足。“于是,一切人要依赖交换而生活……而社会本身,严格地说,也成了商业社会。”据此可知,该理论
南宋时,朱熹对《吕氏乡约》的内容稍加修改,定名为《增损吕氏乡约》。开篇指出:“事亲能孝,事君能忠。夫妇以礼,兄弟以恩,朋友以信。能睦乡邻,能敬官长,能为姻亲。与人恭逊,持身清约,容止庄重,辞气安和。衣冠合度,饮食中节。凡此皆谓之德”。《增损吕氏乡约》的推行()
该电报(如下)发于哪场战争中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后期颁布《沈命法》:“群盗起不发觉,发觉而捕弗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不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府亦使其不言。故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文辞避法焉。”这表明,武帝后期( )
(2024·山东青岛一模·12)有学者在评价近代欧洲某运动时说:“它教会我们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我们既不是神又不是从外面来巡视世界的卫兵,我们是从世界当中来说话的男男女女,必须鼓起勇气来争辩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该运动是( )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5)有观点认为,文艺复兴的辉煌成就是由于14世纪末奥斯曼帝国的入侵,东罗马的许多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的产物。19世纪中叶以后,有更多的历史学家则倾向于文艺复兴的辉煌成就是意大利人天才创造的产物。以上关于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认识
热门试题
1.
(2018·山东聊城·5)“(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材料突出说明,魏孝文帝
2.
(2020·湖南常德·18)历史学习中应学会知识线索的构建与牵移,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下列事件中构成因果关系的是( )
3.
(2017·江苏高考·15)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
4.
战国时期,儒墨并称“世之显学”。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墨子强调“兼相爱,交相利”。这反映二者思想的共同点是( )
5.
3. 民国“名记”第一人黄远生认为:“盖吾人须知,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若是者犹滴滴之水、青青之叶,非其本源所在。本源所在,在其思想。”以下做法哪条是为解决材料中所指的“本源”问题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3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84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39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