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汉书·食货志》载:“天下既定……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这表明汉初( )
A
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B
征收的赋役种类繁多
C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注重民众的自我管理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可知汉朝初年强调休养生息的治国策略,废除了严苛的肉刑,减轻农民赋税和减免政府支出,缓和社会矛盾,故选A项;材料只提及了土地税,无法体现赋役种类繁多,排除B项;汉初采用黄老之学治理国家,实行无为而治的策略,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汉初无为而治并不代表政府不再管理百姓,主要强调政府在立足实情的基础上、顺应自然地治理国家,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8·湖北武汉二月调研·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民国时期,乡村问题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引起广泛关注。许多知识分子提出:只有解决了乡村的衰败,才能挽救国势的衰败。他们深入农村,积极探索农村变革之路。……卢作孚1927年出任重庆北碚区峡防团务局局长,开始在当地探索乡村建设,提出“乡村现代化”主张,通过招商引资将众多工厂企业引入北碚,并修路疏河,通邮通电,创办各类各级学校,建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院,建立农业银行、消费合作社,向农民传授各种知识、技能,并为农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北碚原本盗匪横行、贫穷闭塞,到30年代末,竞成为“世外桃源”般的西部科研中心,是全国乡村建设的典范区。卢作孚希望通过北碚的“乡村现代化”建设,成为“中华民国现代化的参考”,最终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概括卢作孚践行“乡村现代化”的主要做法。(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广受知识分子关注的原因。(9分)
(2024·山东日照一模·4)明末上海人陆楫在《禁奢辩》中说:综观天下“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也”;清中期苏州人顾公燮认为:“有千万人之奢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返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生理亦几于绝。”这表明( )
(2024·广东湛江二模·8)1919年12月,陈独秀提出:“我们现在要实行民治主义……是要注意政治经济两方面,是应该在民治的坚实基础上做功夫,是应当由人民自己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创造这基础。这基础是什么?就是人民直接的实际的自治与联合。”这反映了陈独秀( )
(2024·山东潍坊高三上期末·15)图5为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任职期间(1979—1990)采取的改革措施。上述举措旨在图5
据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地发掘材料来看,在总数939座墓葬内,有508座墓中出现有陶爵和陶觚类的陶制酒器。妇好墓中出土了468件青铜器,酒器的数量最多,约占74%,种类也是最多,达15种。这可以佐证商朝( )
(2019·湖南衡阳二模·25)古代文件传输主要依靠驿站。《唐律》规定:驿丁抵驿,须换马更行,不然杖八十。又规定:凡误期,应遣而不遣者,杖一百;文书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以此类推,最重的处徒罪二年。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019·广东惠州高三第二次调研·25)《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时间跨度从春秋至五代。该书以春秋“三家分晋”为起点,且开篇在没有事实叙述的背景下对该事件进行了批判。这说明
罗马法曾规定:丈夫对妻子嫁妆里的不动产,即使征得妻子的同意,也不得出让或抵押。这表明罗马法
新中国成立初期,老一辈艺术家们曾创造出许多优秀的宣传类年画。下图这一年画反映了( )
蒙古统治者于1233年在燕京设国子学,让蒙古子弟学习汉语、汉文。忽必烈下令诸王子及近臣子弟从汉儒学习经典。元朝廷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加封屈原为忠节清烈公,改封柳宗元为文惠昭灵公,谥市十甫为义贞。此事实反映了( )
热门试题
1.
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发生于
2.
(2024·吉林五校高三联合模拟·13)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指出,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不管英国犯下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马克思意在说明
3.
(2008.上海单科A组.2)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4.
下表所示是1741—1821年英国主要城市人口的增长率(部分)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5.
(2023·四川成都·21)苏俄(联)某一历史时期,“私人的咖啡馆、商品、餐馆、诊所、信用社甚至小型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内战时宛如墓地的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突然生机盎然”。这是由于当时推行了(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