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山东潍坊三模·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成员身份由氏族(宗族)之人变成了国家控制下的编户齐民。战国时期,将所有民众置于国家名籍之上成为各国变革的主旋律。上述变化( )
A
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形成
B
促使宗法观念瓦解
C
宣告了氏族社会的崩溃
D
推动小农经济产生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由氏族(宗族)之人变成了国家控制下的编户齐民”可知当时社会成员的身份逐渐脱离血缘宗族的控制,加速了宗法血缘关系的解体和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型,为强化中央集权和促进国家统一奠定基础,故选A项;材料的做法有利于宗法制度的解体,但是宗法观念至今存在,排除B项;氏族社会在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都时就已经解体,排除C项;小农经济的产生主要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和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材料信息与小农经济的产生无关,排除D项。
相关题目
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大量隋唐文学写本,其内容既有描述敦煌的“乡土作品”,也有描述塞外风情的异域作品;作者既有生活在敦煌的文士、僧人,也有途经该地的各色商人。这有助于研究隋唐时期( )
以下为1997—2019年中美科技相对变化趋势图(美国各项指标设为1),对中国数据分析准确的是( )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①国际专利申请总量超越美国 ②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③对美国造成一定的技术冲击 ④建成门类齐全的基础工业
北宋初年,宋太祖诏令两浙、福建等地政府推广种植原产自淮北等地的粟、麦等作物;江北诸州则在水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加种粳稻,实现了稻麦一年两熟。这表明当时( )
(2024·湖南邵阳二模·5)“近来渐次发诞,竟开了赌局,甚至有头家局主,或三十吊五十吊三百吊的大输赢。半月前竟有争斗相打之事。……贾母便命将骰子牌一并烧毁,所有的钱入官,将为首者每人打四十大板,撵出,总不许再入;从者每人打二十大板,革去三月月钱,拨入圊厕行内。”《红楼梦》中这段话( )
勃列日涅夫“新经济体制”改革第一阶段,在零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全面调整了工业品批发价格;开始发放基本建设长期贷款,并实行择优贷款原则;把奖金与企业最终效益挂钩等。这些做法( )
(2024·陕西宝鸡一模·2)史载武帝好《公羊》,昭帝传《孝经》《尚书》,明帝通《春秋》《尚书》。“议礼、制度、考文,皆以经义为本”,成为武帝以后汉代政治中较有特色的制度。此外,儒学讲求调适人伦,纯化风俗,其义理易为“匹夫匹妇”所认知和认同,故而狱吏走卒、农夫牧人、幼童白首纷纷诵读儒经。这表明,汉代
(2018·广东佛山一模·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70年代初,清国向欧美派遣第一批留学幼童,他们习英语、打棒球,甚至剪发辫。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宣布撤销留美幼童团。甲午战后,日本成为留学首选地,截止1906年,粗略统计在日留学生接近2万人。在日本,这些留学生被讥笑为“清国佬”,全然一没有了儒雅文人的形象,他们甚至避称自己是“清国人”。来自各地学生结成同乡会,出版如《民报》、《浙江湖》、《河南》、《江苏》等刊物,据不完全统计,1901—1911年的十年间,留日学生出版的报刊达六七十种之多。这些刊物基本上都以反帝救亡为出发点,爱国思想明显。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中国与世界”的主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他认为经济要得到最好的发展,唯一的方法是按它自己的方式来自由行动,任何人不可人为加以干预,这样每个人自然会对公共利益做出最大的贡献。这一主张的萌发缘于( )
(2024·河南郑州二模·5)表1表1是有关我国明清时期农业方面的记述。据此可知( )
热门试题
1.
(2020.7·浙江高考·29)战争犹如一场瘟疫。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警示世人:邪恶终将被战胜,和平之花终将绽 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后,没有一个国家希望发生欧战。除了很少的例外,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和大臣们都预见到这一定是一次可怕的斗争,在政治上并不能有绝对确定的结果,但是在丧失生命、痛苦和经济方面,其结果一定是可怕的。……然而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能预见到后来事实上政治的结果是如此巨大,其他结果是如此之可怕。……然而欧战终究爆发了。——摘编自【美】费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超越了人类以往所有的噩梦。战争的死亡人数两三倍地增加,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承受了巨大的灾难。(法西斯)主义致使上百万的犹太人、中国人、斯拉夫人、吉普赛人和一些其他民族受到侵略,也消灭了所有政见相左的人士。集中营的规模及其惨绝人寰前所未见。……于是,民主社会决定作出进一步的努力,落实两点事宜:对战犯进行纽伦堡(和东京)审判,以及成立联合国。——摘自【西】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材料三1939年,情报显示德国正加紧研制原子弹,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积极推动美国原子弹研制。曼哈顿计划启动后,爱因斯坦时常提供一些帮助。1945年,他对原子弹的使用表示了巨大担忧。《时代》和《新闻周刊》却将“原子弹之父”和“始作俑者”送给了爱因斯坦,他看后喟叹:“要是我知道德国人不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我一点力都不会出!”1955年,著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提出:“科学家应该集中起来议论由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战争带来的危害。我们在这个场合,不是作为哪一个民族的成员出现,而是作为人类的一员出现。”——摘编自【美】艾萨克森《爱因斯坦传》等(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中“这次大战”直接造成的“如此巨大”的政治结果,并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5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犹太人和中国人为例,列举世界局部及全面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的典型事实,并指出纽伦堡和东京审判的意义。(5分)(3)20世纪的战争与以往不同,20世纪的和平来之不易。认真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指出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科学家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反思。从汲取历史教训,维护世界和平的视角,指出两次世界大战所昭示的真理以及人类应该坚持的正确方向。(5分)
2.
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墓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类似的这种“族坟墓”,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3.
(2023·四川自贡·16)《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指出: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三四年来我们稍稍学会了实行急剧的转变。为此,1921年苏俄政府实行“急剧的转变”表现为( )
4.
(2015.安徽文综.20)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等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5.
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北京开幕。会议指出:“支持香港、澳门发挥自身优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港澳的繁荣稳定主要得益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