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安徽“省十金科”高三联考·11)有学者研究表明,古埃及新王国时期,人们把金、银、铜块按照不同的重量储存起来,如果一方想买卖牛,另一方想买卖谷物,为了保证公平交易,他们会用黄金、白银或者黄铜来衡量交易双方的商业价值,但是不会用黄金、白银进行直接交换,甚至可以直接进行物物交换,且这一现象还很普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埃及
A
借贷形式日益普遍
B
金属货币开始出现
C
契约意识逐渐增强
D
商业发展水平有限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由“不会用黄金、白银进行直接交换,甚至可以直接进行物物交换,且这一现象还很普遍”可得,当时埃及商业发展水平有限,还基本处于物物交换的阶段,故选D项;题干体现的是商品的买卖问题,而不是借贷问题,排除A项;由“不会用黄金、白银进行直接交换”说明当时还没有出现金属货币,排除B项;题干中只是提到交易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公平交易,而没有与之前进行比较,没法得出契约意识逐渐增强的结论,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24·山东菏泽高三一模·1)图1是距今五千余年的良渚遗址示意图,遗址面积100平方公里,遗址多达400余处,其核心良渚古城为三重结构。良渚遗址的考古发现证实( ) 图1
(2023·福建第三次质量检测·10)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知识分子亲身参与土改后放弃了和平土改的幻想,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高超智慧和伟大力量,并先后在报刊上发表了自己参加土改的心得体会,产生了较大影响力。据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
(2022·安徽省江南十校一模文综·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1918年底,梁启超前往欧洲,经过实地考察,他认识到:“自从机器发明、工业革命已还,生计组织起一大变动,从新生出个富族阶级来。科学愈昌,工厂愈多,社会偏枯亦愈甚。富者益富,贫者益贫,物价一日一日腾贵,生活一日一日困难。”“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1920年回国后,在中西文化问题的争论中,梁启超认为西洋文明已经破产,拯救世界还要依靠东方“固有文明”,主张极力发扬传统文化。梁启超称自己“保持性与进取性常交战与胸中,随感情而发,所执往往前后相矛盾,尝自言曰:“不惜以今日之我难昔日之我””。这种多变的特征,直到民国之后在梁启超的政治生涯中依然时有反映。一变再变,终于技穷。——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梁启超思想的变化及其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思想的实质,简析影响历史人物思想的主要因素。(7分)
(2024·山东淄博高三一模·1)图1为商代王位世系图(部分),“三公二父”是商王康丁的五位旁系先王,他们经常一起受祀,祖甲多数情况下都是单独受祀。这些做法表明当时( ) 图1
(2024·山东济南三模·2)秦地既定,汉朝统治者“乃遣还巴中,复其渠帅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姓不输租赋”,“诛羌灭两粤,番禺以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且以其故俗治,无赋税”。这些举措旨在( )
(2024·山东泰安一模·13)下图为爱尔兰画家乔治·摩罗创作于1918年11月20日的时政漫画《糟糕的日子过去了》。该漫画所表达的主旨是( )
(2024·辽宁抚顺一模·2)两汉时期,里内一般设有里社,人们通过社祭祈求农业生产风调雨顺、祛病消灾,社祭时乡里之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参加。作为福佑一社百姓的社神,更是受到乡里民众的普遍信俸和虔诚祭祀。这反映了汉代里社( )①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②加速了儒家思想正统化③受封建小农经济影响 ④根植于悠久的历史传统
(2018·百校联盟全国Ⅰ卷4月联考·35)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建立初期,其资金主要在美国筹措,且该银行贷款必须由贷款国政府担保,贷款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由此可知,该机构
(2024·广东揭阳二模·10)表2所示为1976—1985年中国基础建设投资与更新改造投资所占比重变化。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表2
热门试题
1.
(2019·黑龙江大庆·5)下面对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2.
(2019·四川遂宁·6)11~14世纪的西欧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和政治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3.
(2024·湖南高考·14)1830年,一位法国人发明的缝纫机获得专利,尽管这种缝纫机是用木头制作的,运转缓慢而又笨拙,但其很快被应用于军用制服生产。这表明当时( )
4.
(2010.江苏单科.16)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5.
(2024·江西九江塞三模·2)西周实行国野分治,作为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野人,只能以助耕公田的方式为国家负担劳役地租,而以周部族为主体的统治部族——国人,则能以产品的十分之一充当军费,当兵作战。春秋时,野人亦可“作州兵”、“作丘赋”,国野差别渐趋缩小。战国时,国野之间的差别最终泯灭,同为普通平民。这一变化表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89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5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