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在欧亚大陆交往史上,存在着“陆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重要商路。对下图中商路叙述正确的是( )
▲丝绸之路线路示意图
A
造纸术由阿拉伯人经①传入欧洲
B
唐代中期以后②被④所完全取代
C
③沟通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联系
D
苜蓿、葡萄等物种由④传入中国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结合所学可知,③是西南丝绸之路,通过西南丝绸之路沟通西南与东南亚地区,故选C项;①是草原丝绸之路,造纸术由阿拉伯人经陆上丝绸之路传入欧洲,排除A项;②是陆上丝绸之路,④是海上丝绸之路,唐中期以后陆上丝路衰落,但“完全”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苜蓿、葡萄等物种经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④是海上丝绸之路,排除D项。
相关题目
1810年,威廉·冯·洪堡创办柏林大学后,首次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作为现代大学的“三原则”写入章程。柏林大学也被世界公认为“第一所现代大学”。这一做法( )
(2024·山西晋中三模·2)表1表1为西汉吕后时期(公元前187年—前180年)剥夺的王国封地(部分)据表1可知,当时( )
(2019·广东汕尾普通高中高三3月教学质量监测·31)1952年10月20日,刘少奇受毛泽东委托给斯大林写信称:“中国现在的工业总产值,国营企业已经占到67.3%,私人企业只占7%。……在十年以后,少数资本家可能完全处在社会主义的包围之中”。这表明,中央人民政府
许倬云在《大国霸业的兴废》中指出:士大夫一方面组织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另一方面又不敢取清政府而代之;一方面提出区别于中央的“东南互保”政策,另一方面没有组建新政权。这种“矛盾”的存在说明
31.1988年,我国放开了物价管制,除少数重要商品外,绝大多数商品价格由市场调节。放开后各地物价上涨很快,并最终演化成抢购风潮。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31)1982年10月15日,北京市房管局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首届换房大会。由于都是“公房”,不涉及房子的产权变更问题,办理手续很简单。十年后,劳动人民文化宫不再举办换房大会,1998年,中国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此后买房取代了换房。这一历程反映了
【加试题】1930年6月30日,法军比规定的日期提前五年从莱茵区撤出,同日,法国外长白里安将关于建立“欧洲联邦”的“备忘录”寄往欧洲各国。“备忘录”建议在国联内建立一个欧洲安全体系,下设“欧洲议会”“常设政治委员会”“秘书处”;提出加强欧洲各国的经济合作,建立“共同市场”,以促进各国商品、资本和人员的流通。“备忘录”反映了 ①《洛迦诺公约》的精神 ②欧洲联合的设想由来已久 ③维护《凡尔赛和约》对德原则 ④谋求法国对欧洲事务的主导权
(2024·河北三模·7)晚清海军学堂虽然在南方沿海地区率先创立,但从地域分布看,其密集区却在北洋区域,如天津水师学堂、威海卫水师学堂等,此外还有像天津海军医学堂之类的由海军部门专设的非军事技术类学校。据此可知,晚清海军学堂分布状况主要取决于( )
(2019·全国Ⅰ卷高三五省优创名校第二次联考·1)先秦时期的布币形如工具“铲”流行于两周、三晋、郑、卫等农业区域;刀币起源于渔猎经济时期,形如工具“削”,主要由齐、燕、赵三国铸造发行;圜钱来源于纺轮或玉璧,成为战国后期北方各国的流通货币。这可以用来说明先秦
(2025·广东深圳宝安高三一模·3)下文为2024年某省高考题,参考答案为B。对此题推论逻辑过程分析,合理解读是( )
热门试题
1.
(2019·安徽毛坦厂中学高三5月联考·26)北宋政府对官民着装有着严格的规定,“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但到南宋时则普遍出现了“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2.
春秋时期大国作战主要是为了争夺中间空旷地带和控制弱小国家,作战时讲究阵行、程序、礼节,多少带有“文质彬彬”的色彩。战国时期作战大多是为了歼灭对方主力,予敌军以毁灭性打击,“文质彬彬”的色彩基本消失。这一变化( )
3.
(2019·湖南株洲高一第二学期期末·2)钱穆提到:唐代科举考试中实行“公卷通榜制”。所谓公卷,是由考生把平日诗文成绩呈送给能文章有学问的政府大僚阅看;通榜是考后出榜前,根据社会及政府先辈的舆论来拔取知名之士。这一做法
4.
(2019·上海嘉定区高三等级考一调·3)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这一时间段可表述为
5.
(20分)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材料二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