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从1871年到“一战”前,英国颁行过一系列社会政策,其中有:承认工会合法地位,取消对其活动的限制,禁止强迫工会贴偿企业主因罢工所受损失,承认劳资双方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建立由中央到地方的调解劳资纠纷的专门机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工党政府充分维护工人阶级利益
B
经济发展推动民主制度日益完善
C
英国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
英国开始推进“福利国家”制度建设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根据所学,工党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随着经济的发展被迫承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871年到‘一战’”,正好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政府“承认工会合法地位……承认劳资双方有平等的法律地位”,进一步完善了近代民主制度,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1871年”,结合所学,资本主义世界尚奉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承认工会合法地位……承认劳资双方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体现的是劳动者应有的民主权利,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19·广东汕头二模·28)1898年6月,清政府宣布“废八股,兴西学”,结果在民间引起轩然大波,三个月后清政府恢复八股。1901年清政府再次宣布废除八股取士,民间反对声浪却大不如前,八股取士得以废除。这一变化说明
(2018·河南豫西名校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联考·16)历史上某一运动兴起期间,“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这一运动
(2020·湖北荆门高三元月调研·42)(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国际法即国际公法,旧称万国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即以国家之间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的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它没有国内法那样集中的、有组织的强制机关——法院、警察、军队,它的强制只能主要依靠各个国家本身单独的和集体的行动。实际上,国际法具有强制力,它的效力有外力保证,对国家有法律上的约束力。——摘编自王铁崖《国际法》(载邓正来编:《王铁崖文选》)就国际法的效力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高三12月联合调研监测·5)康熙时,均丁赋于田,计田派丁,不问丁数;嗣后,盐钞银、匠班银亦陆续派入地丁;五十年,定丁额,永不加赋。雍正元年,遂以丁赋摊入地亩,一并其征。这些做法
(2024·福建漳州高三三模·8)观察图2,该版画( )图2 版画《分粮图》(1947年彦涵创作)
汉高祖刘邦颁布“贱商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商人及子孙不得“仕宦为吏”。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征收重税。汉武帝与汉高祖的商业政策相比,其不同之处是
(2024·山东临沂高三一模·11)11世纪后,西欧多地“由于买主的数目大增,农民确信他们拿到市场去的农产品可以卖掉。他们积极耕翻以前任其荒芜的土地。他们的工作具有了新的意义,使得他们能够赚钱积蓄和过着愈勤劳愈舒适的生活”。这主要得益于( )
宋代的张载、程颢和程颐等很多理学家均主张恢复“井田”,如张载把行“井田”视为先王先圣之“成法”,是治天下的先务,提出“今以天下之土棋画分布,人受一方,养民之本也。”他们意在( )
《尚书》记载“有夏(夏朝)多罪,天命殛(ji,杀死)之”、“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反映了夏周时期
(2019·河南新乡高三调研考试·6)《唐律疏议》记载:“金银、铁,不得度西边、北边诸关”。宋、元朝廷曾严令“铜铁货不许下海”。上述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热门试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海上格局指国家力量在海上的对比态势。16—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先后成为海上霸主。17世纪中后期,在与英国海战失利后,荷兰霸主地位被取代。18世纪至19世纪初,英国多次击败法国,维持了海上霸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海权崛起,英、美、法、日等海权国家并立。二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成为独一无二的海上力量。21世纪以来,“海上多极”趋势明显。海上格局转换的焦点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力量对比的竞争;二是关于海洋规则的博弈。西方国家强调“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但在对海洋规则的理解上,各海洋强国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尤其在主权和安全理念方面,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与后发海洋国家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存在着较为尖锐的矛盾。国际秩序的建立或塑造离不开实力的支撑。随着全球社会的发展,各海洋强国既需要在经济方面相互依存,又需要在全球治理上协调一致。由于海洋环境恶化、自然或人为灾害等全球性问题进一步发酵,人类正在迈入全方位认知、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新时代。——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以来海上格局演变的特征。(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海上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2.
历史学家牛军认为:“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 ”这一“新的对外政策”最早提出是在
3.
据统计,西藏的少数民族干部由 1965 年的 7600 多名,到 1986 年底,发展到 3.1 万名,2014 年底,少数民族干部已有 11 万多人,约是 1965 年的 14 倍多,占全区干部总量的 70% 以上。材料体现了( )
4.
1920年,列宁实行全俄电气化计划,但是在电气化初期便出现了燃料、原料不足等问题,工业中心荒芜一片。当年农业生产总值比1913年减少了1/3,使得工业处于艰难境地,电气化计划暂时告一段落。这表明在苏俄当时( )
5.
(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13)捉蒋——惊天义举;放蒋——大局为重;送蒋——重情重义。与之相关的史事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7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