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黑龙江大庆三模·2)西周时期,周王常行至畿内大贵族的宫庙,对隶属于大族的小宗、宗子等中下级贵族加以册命赏赐;周王还常巡至畿外,裁决涉及地方族邦的诉讼,召集邦君、诸侯举行宴饮、大射等活动,借此拓展王权的影响及考察诸侯是否忠顺等。这一现象说明,西周王朝( )
A
已建成全国交通网
B
具有早期国家特征
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
统治制度比较完善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根据材料并结合选必一第1课所学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可知,周天子通过常行、常巡对王畿内、外的事务施加一定的影响,虽与秦朝的中央集权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毕竟加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统治,故选B项;“已建成全国交通网”不合题意,与材料仅提及周王巡视相悖,排除A项;“中央集权”不合史实,西周时期中央间接管理地方,未实现中央集权,排除C项;“统治制度比较完善”不合题意,与材料仅提及周王通过常行、常巡管理地方相悖,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8·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题·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曹魏后期,屯田制逐渐被破坏。原来的屯田客或投依豪门,或游食商贩,加上服役为兵者,有一半人不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农业荒废,国库空虚,百姓穷困。针对这种情况,西晋武帝宣布罢州郡兵以归农,实行占田制。根据规定,普通百姓的男子一人有权占土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这是应种土地的限额,不是实际授与的地数额。在占田之中,丁男有五十亩、次丁男有二十五亩、丁女有二十亩要课税,这叫课田,每亩课田谷八升,不管田地是否占足,均按此定额征收。此外,凡是丁男立户的,每年交纳户调绢三匹,绵三斤;丁女及次丁男立户的,纳半数。占田制还规定了士族地主占田、荫客和荫亲属等特权,其中一品官有权占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占田十顷。贵族官僚还可以荫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族。从一品官到九品官还可以荫佃客十五户到一户,荫衣食客三人到一人。 ——《西晋的占田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占田制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占田制的影响。(9分)
下面为20世纪早期我国工业品市场结构情况表。该表反映出这一时期( )
2023年2月7日,网友写到“224年前的今天,中国历史上存在感最强、写诗最多的乾隆皇帝在养心殿去世”;有人回应“美国的 也在这年去世。他们竟是同时期的人,这真不可思议。”推测提到的这个美国人可能是( )
1796年,《马赛曲》首次被定为法国国歌,拿破仑雾月政变后不久被禁止,此后八十年间又历经多次这样的反复。这折射出法国( )
(2024·河北石家庄高三一模·2)商晚期至西周中期,青铜罍(盛酒礼器)在中原地区盛行。春秋战国时期,该礼器在内蒙古、山东、安徽、湖南、广西、四川等华夏边缘地区的政权中广泛存在,并成为一些族群的标志。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
(2023·浙江台州一模·9)有研究者认为,17世纪时耶稣会传教士已经把国际法知识介绍到中国,1689年中俄尼布楚谈判中就曾运用国际法。此后,国际法不断传入中国并被用以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①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包含有国际法知识②《万国公法》印行标志着国际法被正式介绍到中国③20世纪30年代“改订新约”运动收回了关税自主权④《开罗宣言》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华民国
(2023·山东日照二模·12)下图某一时段英国城镇人口增长信息表(a和b年的时间间隔为50年) 判断a—b时段处于
(2024·山东日照二模·15)1971年11月,东盟五国外长特别会议通过《东南亚中立化宣言》,表达了东盟国家的一致愿望,决心共同努力使东南亚成为“不受外部强国任何形式干涉的和平、自由和中立地区”,自己承担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稳定及保证和平进步的民族发展”的主要责任。东盟国家此举旨在( )
宋朝时期铜钱因正常贸易或走私向外输出极多,以致国内铜钱流通不足,发生钱荒。史载南宋时有大臣认为“藩舶巨艘……贩于中国者皆浮靡无用之异物,而泄于外夷者乃国家贵之操柄。所得几何,所失者不可胜计矣”。这表明
“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反是……”以上言论应出自
热门试题
1.
2.
(2016.北京文综.23)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③联合国成立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3.
明洪武二十六年,在全国赋税收入中,粮食近2000万石,而钱钞仅46000锭,占赋税的比重不到1%。明中期后,银两成为主要的财政核算单位。到清康熙中期,实物赋税与货币赋税的比例已达1:2。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4.
(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34)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5.
陶寺文化早期,随葬器物的使用已有相当严格的限制,朱绘大口罐在大型墓中用四件,而中型墓只能用两件。至陶寺文化中期,大墓的礼器群更加华丽,非实用性更强,礼器色彩更浓。这些考古发现表明当时(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7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