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8
·广东深圳一模·
31)1964
—
1980
年,中国中西部地区城镇规模持续扩大,新建城市
4
个,扩建了
70
余个新兴工业城市,重工业成为这些城市的特色。这一时期中国的城市化
A
制约了城市体系的均衡发展
B
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C
受到了中国外交环境的影响
D
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考点】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解析】中西部地区城镇规模的扩大,有利于缩小与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距,推动了城市体系的均衡发展,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故B项错误;这一时期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到1972年才逐步实现正常化,新中国外交环境恶劣,出于国防的考虑,选择在中西部地区新建工业基地,故C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84年之后,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19世纪中期,英国社会学家安德鲁·尤尔在《工厂哲学》中写道:“工厂制度通过将生产过程分解为一系列机械操作,使工人成为‘活的机器附件’;管理者通过时钟纪律、工序监督和奖惩制度,将分散的个体劳动整合为标准化的集体生产。”这一现象反映了工厂制度( )
15至16世纪时期,由于受到剥削,穿越撒哈拉沙漠的贸易被遗弃,取而代之的是桑海帝国与葡萄牙人的海上贸易,贸易格局的变化虽然富有成效,但却也造成了之前权力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最终导致了桑海帝国的溃败。由此可见,桑海帝国溃败的原因是( )
(2023··5)清代中叶,湖南新化县“妇人女子纺织之声,虽于夜分不辍,但所需棉花,尚籍资于邻境,不全出于土产”。邵阳县棉花“种之颇多……大约每年所收,不足衣本土之人,多贩之他处”。这反映出当时
在君臣孰劳问题上,慎子主张:“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臣尽智力以善其事,而君无与焉,仰成而已。”韩非子认为“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方可谓“贤主之经”。这表明二者( )
(2023·广东梅州二模·7)下表为五四运动后创办的具有代表性的进步刊物,据此可知五四运动后
(2019·河北唐山摸底考试·26)康熙帝云:“江浙百姓,全赖湖广米栗”;雍正帝则说:“楚地本产米之多素为东南所仰给”。这说明江浙地区
(2018·山东潍坊模·24)以往的诸侯国,都是早已存在的或由古代氏族部落繁衍而产生的土著氏族组织,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
下图中包含了新中国工业城市分布的重要信息,据此判断,其布局调整应是20世纪( )
(2019·广东六校第二次联考·25)下图为西汉农业分布图。图中信息反映出当时
《左传?定公四年》载:“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材料表明
热门试题
1.
(2017·湖北襄阳·12)出自襄阳的一代明君是
2.
(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3.
乾隆时期编撰的《太祖武皇帝实录》,为努尔哈赤冠以皇帝的庙号,称之为清太祖,且并不讳言努尔哈赤曾向大明称臣及接受明朝龙虎将军封号的事实;在重修辽金元史时,没有视之为外来政权;重修后的辽金元史,仍在二十四史之列。以上做法反映了( )
4.
(2018·河南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考试题·34)19世纪最后三十年间,德国煤炭,钢铁产量跃居欧洲第一,化工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工业总产值超越所有的欧洲国家。德国经济实现这一跨越式发展的原因是
5.
(2018·江苏高邮高二第一学期教期中·4)在明朝万历年间,李贽在私塾讲学。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他专教一些实用的东西,还让学生猜谜语:“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谜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这体现了李贽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