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中国古代晚期思想也是符合世界潮流的,如黄宗羲的“贵不在朝廷,贱不在草莽”,这一观点体现了
A
变集权为分权,变专制为自制
B
主张治天下皆决于学校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工商皆本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材料“贵不在朝廷,贱不在草莽”体现了平等的思想,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不符,故排除。
相关题目
(2023·江苏南通如皋适应性考试·4)元朝时,在政治上虽有“内北国而外中国,内北人而外南人”的区分,但文化上北人南往,或南人北上,蔚然成风。北方士人往往以江南一游为荣。南方士人大多以“游孔林”、“历燕赵”、“谒京师”作为人生的重要经历。这表明
1960年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华,毛泽东告诉他:“我们对戴高乐有两方面的感觉,一是他还不错,这是因为他有勇气同美国闹独立。另一方面他的缺点很大。他把他的军队的一半放在阿尔及利亚进行战争。”会谈中,毛泽东还询问道:“有没有这种可能,英、法、苏、中在某些重大国际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这一会谈反映了中国政府( )
刘邦立汉以后重建封建制度,陆续分封诸侯王和列侯,然而汉代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双轨体制”只施行于关东地区,在关西地区则采取全面郡县的一元统治体制。统治者旨在( )
(2019·山东济南一模·30)1928年,中共六大明确提出“没收外国资本的企业和银行”,而1945年中共七大报告中又指出“在服从中国法令、有益于中国经济的条件下,外国投资我们是欢迎的。”这一政策的转变
(2019·四川凉山一模·28)万历十四年(1586年),内阁首辅申时行首言立国本一事,之后言官们请求神宗册立庶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立储之事,纷争不断,持续时间长。后明神宗终于让步,立朱常洛为太子,国本之争以士大夫的胜利而告终结。明代国本之争表明
(2024·河北模拟·2)下图是据《三国志》整理的景元元年(260年)蜀魏吴三国的人口数量统计状况。这一状况
朱元璋把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重孙分封在腹里和边境,以“慎固边防,翼卫王室”。1398年太祖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次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为由起兵,夺得帝位,是为明成祖。这说明
西周把平民分为两类,居住在城中的人称“国人”,居住在城外的人叫作“野人”。国人享有一定的政治和经济权利,野人则只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不得参与政事。这种制度( )
(2019·福建泉州二模·30)1927年初,毛泽东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伟大作用,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这一思想
下图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作战示意图。这一行动( )
热门试题
1.
(2016·山东聊城·8)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
2.
“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但是,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材料旨在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
(2024·河北张家口三模·2)表1汉代入仕士人家庭仕宦背景列表(部分)( )表1所述表明汉代
4.
据古印度诗集《梨俱吠陀》描述,不同种姓是由巨人普鲁沙身体不同部分转化而成。经学者研究,这可能是婆罗门教祭司后来补进去的。若这一推测成立,祭司的目的是( )
5.
(2024·江苏高考·7)1924年2月,周恩来等人决定,将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巴黎创办的机关刊物改名为《赤光》,并在改刊宣言中强调:“我们所认定的唯一目标便是:反军阀政府的联合,反帝国主义的国际联合。”他们这样做是为了(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3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91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40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