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明代思想家王夫之说:“人欲与天理本为一体,如果禁欲,不仅妨碍天理的实现,而且违背人性,必然导致人们的不满和反抗。” 此观点
A
促进了儒学的新发展
B
体现了反君主专制思想
C
彻底否定了理学思想
D
肯定了人性解放的意义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材料反映了王夫之的“理欲一体”观,此观点一方面承认“天理”与“人欲”的存在,另一方面又否定了人欲与天理的对立,体现了儒学思想在工商业经济发展的新社会条件下的新发展,A项正确;虽然明清启蒙思想具有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内容,但材料所反映的思想是针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而非封建君主专制,B项错误;材料中的观点是对朱熹理学思想的批判与继承,并非彻底的否定,C项错误;材料所反映的思想有利于人性的解放,但不是在肯定人性解放,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19·安徽合肥三模·25)传统观点认为,秦二世而亡缘于暴政。后来有研究者认为秦朝社会变革力度远超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帝王、群卿乃至庶人都处于恐惧之中而又没有合理的消解渠道、是压倒秦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又有学者提出,秦朝制度抑制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没有得到中原以及关东人士的认同,遭反抗以至亡国。据此可知,关于秦二世而亡的认识
古罗马的第 一部公民法规定: 父亲有权监禁和鞭打儿子,把儿子当作囚犯,甚至有权处死儿子。而罗马法完善时期(中世纪)的法典又强调: 父权应该是仁慈的而不是残暴的。罗马法条文的变化说明
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价值、人的欲望以及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宗教改革建立了人在信仰事务上的自主;科学革命探索出认识自然规律的行之有效的系统方法,新的思维传统和科学精神由此形成;启蒙运动将人类社会作为理性认识的对象,激发了人类运用理性的勇气和决心。上述历史事件最重要的影响是
2009年修订的《邮政法》首次将快递业务纳入调整范畴,明确了快递企业的法律地位,极大地释放了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为民营快递企业打开了大门。截至2020年全年,中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833.6亿件,同比增长31.2%。这从侧面反映( )
清朝政府文件不但用满文、汉文,而且也常用卡尔梅克文(即西蒙古文,古称瓦刺语)、阿拉伯文、藏文等书写。官府还出版了一些多语词典,并继承了明初用四夷馆编纂《华夷译语》的传统。上述举措( )
都有强烈的参政意识 先后受到统治者的重用代表的政治立场趋同 都提出可行的治国方略
(2019·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12)表2为1948年、1957年全国设市城市分布简表。表格信息表明当时中国 表2
阅读下面l952--1977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图,该图数据表明当时中国
(2024·山东日照二模·6)1895年之前,自然科学书籍占整个中国翻译西书总数的70—75%,社会科学书籍占25—30%。到1895年以后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科学书籍占整个中国翻译西书总数的70—75%,且以政治法律书籍为主,自然科学书籍占25—30%。这一变化反映了( )
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利用外交“技巧”和政治手腕,在欧洲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使欧洲的一些君主成为教廷的封臣。然而14世纪以后,各国纷纷切断本国教会和罗马教廷的关系,同时加强对本国教会的控制,削弱和缩小了天主教会的势力范围。这一变化说明( )
热门试题
1.
(2023·河南·13)“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它使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这段话评论的是( )
2.
(2024·广东韶关二模·7)20世纪初,张謇在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盈利巨百万两,承担“工厂办社会”的重任并改善南通的基建、教育、民生,推动南通经济走向繁荣。但后来资金不济,大生纱厂巨亏而倒闭,南通经济也随之走向衰退。这主要反映张謇( )
3.
(2014·重庆文综·10)“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 )
4.
近代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衡恪先生在论及中国古代某一画派时,认为该画派的风格是“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功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
5.
(2020·北京高考·19)(9分)“十三行”材料一1685年,清廷始开海禁。次年,仿明末“牙行”(向政府申请外贸特许经营权的贸易组织),开设“洋货行”,与洋商进行贸易。此后洋货行数目不断变化,但在广州俗称“十三行”。十三行的行商须为洋商提供住所,交易完成后,洋商限期离境。1757年,清廷将广州定为唯一的外贸商埠。“豪商大贾,各以其土所宜(当地特产)相贸,得利不赀,故曰金山珠海、天子南库”。材料二1759年,清廷颁布《防范外夷规条》,规定洋商到广州后,应在指定寓所居住,由行商管束稽查。“凡非开洋行之家,概不许寓歇。其买卖货物,必令行商经手方许交易。”清廷还规定,外国商船到广州后,“进口货物应纳税银,督令受货洋行商人,于夷船回帆时输纳(纳税)。至外洋夷船出口货物应纳税银,洋行保商为夷商代置货物时,随货扣清,先行完纳。”《南京条约》签订后,十三行逐渐衰落。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十三行的兴衰。(9分)【答案】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