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孙中山认为:“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
A
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
B
合理分配社会财富以改善民生
C
民生主义乃三民主义的核心
D
民生问题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根据“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可知,孙中山把民生当作国家的根本来看待,故A项正确;材料只有说明民生的重要的内容,却没有具体实现民生的操作方法,故B项错误;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反应了资产阶级的本质要求,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政治问题的核心是建立资产阶级政权,而民生只是维护政权的途径,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魏源视鸦片战争后的中西关系为华夷秩序,将英国的扩张比作传统战事,认为除“兵”之外,中国一切皆胜英夷,只需学好兵工便仍能扬武功于海国,这种观念贯穿于《海国图志》的撰述宗旨。材料可用来说明( )
(2018·湖北武汉二月调研·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民国时期,乡村问题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引起广泛关注。许多知识分子提出:只有解决了乡村的衰败,才能挽救国势的衰败。他们深入农村,积极探索农村变革之路。……卢作孚1927年出任重庆北碚区峡防团务局局长,开始在当地探索乡村建设,提出“乡村现代化”主张,通过招商引资将众多工厂企业引入北碚,并修路疏河,通邮通电,创办各类各级学校,建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院,建立农业银行、消费合作社,向农民传授各种知识、技能,并为农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北碚原本盗匪横行、贫穷闭塞,到30年代末,竞成为“世外桃源”般的西部科研中心,是全国乡村建设的典范区。卢作孚希望通过北碚的“乡村现代化”建设,成为“中华民国现代化的参考”,最终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概括卢作孚践行“乡村现代化”的主要做法。(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广受知识分子关注的原因。(9分)
宋人喜欢牡丹花,尽管《陈州牡丹记》载“园户植化如种黍粟,动以顷计”,仍供不应求,于是买家便在秋天预先付款,至来年春天拿到所买之花。由此可知,当时
图1为英国漫画家大卫·罗于1935年夏创作的一幅作品,图中,身上标着“China”的人的一半身子已被一只身上标着“JapGrab”的老虎吞下,他拿手跟老虎比划着,标题为“好啦,我同意,不过只能吃到这里!”如果仔细看,图中右上角的树上还躲着一个人,身上写着“ForeignInterest”。对该漫画涵义的解读,正确的有( ) 图1①该作品创作的直接背景是“华北事变”②作者讽刺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③该作品表明了作者对德日意结成轴心国的担忧④作者通过该作品表达了对大国绥靖政策的不满
(2025·重庆高三调研·12)1938年1月《新华日报》正式在武汉创刊,后迁至重庆,是中共在国统区唯一公开发行的报纸。在渝期间共发行2945期,最高发行量5万份,在国际上也有重要影响力,毛泽东评价它是八路军和新四军以外的又一个方面军。《新华日报》的创刊与发行( )
(2019·江苏南京高三期初·7)昌切在《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脉》中说:“这种……理论创造看似以‘古’系‘今’,但始终徘徊在‘古’的范畴中难以自拔……以古证今,以古代思想作为制度设计与思想构筑的材料,稍不留意,便是古人拖住了今人,为后人所俘获。”他评论的是
“因为欧陆的各国革命只是一些起义和随之而来的权力调整而已……实际上对社会的根本触动、改变不大。若以调整大的政治格局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而言,并不能和英国的(1832年)议会改革相提并论。”英国的(1832年)议会改革
从20世纪30年代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加速分化和分离。如表为全美最大的非金融公司中由经营者控制的公司数量和公司资产占比变化表,这一变化( )
新石器时代某遗址还保留着打进地下的成排木桩,以及大量带榫卯的木梁架结构,此外还发现有企口(榫槽相接)地板,雕花栏杆等。复原起来,这是一种将房子架高起来的干栏式建筑。该遗址最有可能是( )
下表为1858—1866年中外部分条约文本所用的法定文字情况统计。据此可推知( )
热门试题
1.
(2023·辽宁阜新·13)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这两项成就的取得是在( )
2.
(2020.7·天津高考·5)1894年,《点石斋画报》刊登了描绘甲午海战的时事画。1931年末,上海《良友》画报重刊此画并配文写道:“国难日亟,甲午惨剧重现目前……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供后世读史者之回忆乎!”《良友》此举意在
3.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13)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明确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并特别指出:“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中国
4.
(2021·湖南省)如图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此原始居民是( )
5.
(2024·甘肃一模·15)下表为1914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输出中所占的比重(输出资本的总额为100%)。这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