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山东泰安二模·8)1956—-1962年,西方国家来华旅游人数仅占外国游客的5%左右,最高年份也仅占8.8%。1963年这一—比重迅速上升为39.8%。1964年,资本主义国家来华游客首次超过社会主义国家来华游客。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中国
A
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封锁
B
适应形势变化调整外交政策
C
旅游事业最先对外开放
D
国民经济调整取得初步成效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材料体现的是从1956年到1964年的资本主义国家来华旅游人数比重急剧增加,这主要和当时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有关,故选B项;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美国对我国外交封锁才被打破,排除A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旅游事业最先对外开放,“最先”的说法也从材料无法获得可靠的依据,排除C项;1956年到1964年的资本主义国家来华人数比重急剧增加与国民经济调整取得初步成效无关,排除D项。
相关题目
下表为1960~1970年法国、西德、意大利和美国主要经济发展数据(单位:%)。由此可以推断出
商(朝)人对神灵素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祖先祭祀上。立于宗庙的先王的神主,称之为“示”“示”有大小之别,类似于周族的大小“宗”。大小“示”的祭祀规格与仪式有所不同,成为区别血缘亲硫的标记,维护着有关的等级秩序……从兄弟之间到父子之间的权力世袭继承,逐步成为国家权力运作的核心。材料主要表明了商朝
曹魏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每50人为1屯,收成与国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6民4;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屯田农民不得随意离开。这种民屯的农业经营模式是
孔子仁学思想在经济领域的自然展开,主要包括“居敬行简”的治民观、“敛从其薄”的税赋观、“宁俭毋奢”的节俭观、“取物有节”的生态观、“无信不立”的诚信观、“待贾而沽”的货殖观等内容。由此可见孔子仁学思想的基本要义是( )
周人认为“追孝”、“享孝”祖先,可以祈福长寿,并将“孝”的含义从“事死”扩大到“事生”,不仅要孝顺父母、祖父母,还要孝顺宗室、宗庙以及兄弟、朋友、姻亲诸侯等。这反映出周代
(2019·山东济南二模·30)第—次世界大战结束次年,中国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共400多人,到1920年猛增到1600人左右。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28.以下为晚清“单位面积农产量指数”统计表表1——摘自王建朗和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上述表格反映的状况
下列对发行右图股票的企业解读不正确的是
(2019·河南洛阳一模·7)明代学者陈白沙明确提出了“六经糟粕”论,并对此进行了系统的阐说。其有关“六经糟粕”的论述,主要包括“文辞滋糠”、“左右六经”、“六经在心中”、“六经虚无”、“六经糟粕”、“章句糟粕”等内容。这表明陈白沙
《尚书·商书》记载:盘庚与大臣“恭承民命”定了新都;周初的《洪范》有“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的记载;《周礼》记载:“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这反映了商周时期
热门试题
1.
20世纪中期有作家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把“普通人头脑中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钢刀刻下来的”、“内心真实”按着顺序记录下来。这种主张
2.
(2024·河北三模·16)1981年,世界银行推出了有关南非洲发展的《伯格报告》。该报告认为在引发南非洲经济困难方面,信贷、汇率等内在的政策性因素比环境恶化、人口膨胀以及“恶化的国际环境”所起的作用更大。据此可知,该报告建议南非洲国家( )
3.
(2024·湖南师大附中二模·15)1923—1924年,苏联的自然经济占比迅速下降到0.6%,小商品经济占比扩大到51%,几乎不复存在的私人资本主义占比恢复为8.9%,国家资本主义由无到占比0.1%,社会主义经济占比为38.5%。由此可知,此时苏联( )
4.
唐朝诗人孟郊在七言律诗《登科后》写道:“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此时孟郊已年届46岁。材料从侧面反映了科举
5.
(2015·天津文综·14)(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 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6分) (2)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4分) (3)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的认识。(6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