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伴随数字制造、智能制造等新型产业的出现,劳动者从生产流程的束缚中获得了解放,劳动者只是给生产工具下定义和下达新的任务的时候,或者生产工具无法解决问题需要求助的时候才会干预生产流程。之前盛行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被分散化,社会生产过程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这表明新一轮的科技革命( )
A
使工厂制生产退出历史舞台
B
可以实现劳动者的全面解放
C
助推劳动者劳作方式的转变
D
推动社会结构出现新的变化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材料“劳动者从生产流程的束缚中获得了解放”可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把劳动者从生产流程中解放了出来,社会生产过程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劳动者劳作方式发生了转变,故选C项;据材料“劳动者从生产流程的束缚中获得了解放”可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只是把劳动者从生产流程中解放出来,并没有改变生产组织形式,排除A项;据材料“劳动者只是给生产工具下定义”可知,劳动者仍然参与劳动,并没有全面解放,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新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对于工厂生产的影响,没有涉及社会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5·广东深圳宝安高三一模·8)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排斥西方列强在华权益、独霸中国的意图日益明显。此时,欧美国家在华北的驻军成为国际上牵制日本鲸吞中国的因素。文中的“华北驻军”( )
(2019·辽宁沈阳三模·30)图6是张乐平发表在《抗战漫画》(1938年1月创刊于武汉,同年6月停刊)第9期的题为《候敌深入,一鼓歼灭》的漫画。该漫画从侧面体现了图6
(2019·卓越名校联盟高三一模·26)宋代时,张载力主恢复三代政治,尤以井田、封建和制度复古为主要手段;朱熹在奏议中经常提及要“变科举、均田产、振纲纪、罢和议”。宋代知识分子的这些主张
(2019·山东济南二模·32)公元前5世纪初,希波战争爆发。为应对战争,雅典公民大会从每个任期召开一次改为召开四次,在军事问题的决策上,重装步兵不再统揽大局,建造船只的木匠和招来划桨的雇工也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一变化说明
(2025·广东肇庆9月联考·13)成书于12——14世纪的《列那狐的故事》是一部法国故事诗,故事主要以狐狸列那和代表贵族的狼伊桑格兰的斗争为线索,辛辣地嘲讽了专制的国王、贪婪的贵族、愚蠢的教士等。这部作品( )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被认为是宋朝祖宗家法的实质精神。这种精神首先贯彻到制度的设计之中。以下官职或机构的设置与上述精神相符的是( )①知州与通判 ②枢密院与“三衙”③三司使与提点刑狱司 ④同平章事与参知政事
央视春晚体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以及中国人民生活变迁的历史轨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春晚:时代的眼睛”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格式完整,表述成文;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在法国大革命前,“绝对王权”在社会舆论中并不全是负面形象。有学者就认为人民从路易十四的统治中得到的是文明与德性、民主与稳定,而君主制给这个国家带来了高度的统一性,甚而进一步将绝对君主制的确立视为一场“真正的革命”。这一认知( )
图6所示为现代中国某一时期迅速发展的几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这些组织图6
1864年,两广总督毛鸿宾仿京师同文馆建广州同文馆,聘请美国人教习西文,招收学生学习英文,是为广州第一所外国语学校。与此前后,购买、仿制西式船炮有所开展或酝酿。这些举措旨在( )
热门试题
1.
图1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对纪念章中各设计元素解读正确的是( ) 图1
2.
(2009.广东理基.23)历史学爱汤因比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这是英国“光荣革命”后产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
3.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11)下列各项历史叙述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4.
列宁指出:“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摈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完成了它所应该做的一切。”从这个意义上说,19世纪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
5.
(2024·浙江高考·22)以茶观史,溯往知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从17世纪后期开始,茶叶成为汉口商业贸易的龙头。雍正五年(1727),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俄商获准来华贸易。于是,晋商在福建武夷山和两湖地区购买大批茶叶,经水路至汉口集散,再向北经水陆运输至张家口,再由张家口的“外商”运至中俄边境口岸恰克图,从而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万里茶道”。在恰克图贸易开始之际,参与茶叶贸易的华商以晋商和蒙商为主,后来则几乎完全由晋商垄断。晋商在关内的大本营张家口,在明代原属贫瘠荒凉之地,物资稀缺,人烟稀少,但到19世纪时已经成为商贸聚集的重镇。——摘编自刘再起《晋商与万里茶道》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茶叶市场完全依赖中国的局面结束了。1887年,中国茶叶的出口量被印度超过,引起了朝野上下的震动。到90年代,福州、皖南等茶叶产地依托民间力量,相继引进茶叶制造机器,形成了一个建立制茶工场的小高潮。与此同时,较具规模的茶叶改良公司也开始出现。1897年,中国最早的农业科技杂志《农学》创刊。在最初两年里,该刊有关茶叶的奏折文札、茶事报道和国外科技,占据了最大篇幅。即使当时中国业茶者和有识之士意识到了危机,甚至采取了某种措施,也不可能阻止茶叶外贸的减少趋势,因为这根本不是措施是否得力的问题,而是体制和制度的问题。——摘编自李长莉等主编《近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材料三二战后,世界茶叶消费市场呈现多极发展的趋势。随着西欧国家的实力开始削弱,英、法、荷等国的殖民地纷纷宣布独立,相应地,印度、斯里兰卡茶叶出口一统天下的局面和英国进口大国的地位均发生了动摇。随之而起的是亚非地区的肯尼亚、越南、印尼、乌干达等国的茶业崛起,并成为新兴的茶叶消费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茶业复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茶叶生产量超过印度,重新成为世界第一的产茶国。目前,中国茶叶内销市场旺盛,出口贸易在总量上基本保持世界前三的位置。此外,俄罗斯和美国成为新兴的茶叶进口大国。——据盛敏《千年脉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整理(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代前中期汉口在茶叶对外贸易中的角色,并概括这一时期汉口茶叶贸易的主要影响。(7分)(2)根据材料二,概述19世纪90年代中国在挽救茶业危机方面的新举措。结合所学,揭示19世纪后期中国茶业危机的根源。(6分)(3)根据材料三,概述二战后世界茶叶消费市场“多极发展”的成因。综合材料一二三,概括你对18世纪以来中国茶业兴衰史的认识。(7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