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3)唐代杜佑在《通典·自序》提出:“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易》称:‘聚人曰财’。”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
治国应将教化及发展经济并重
B
经济对政治文化起决定性作用
C
主张以民为本,注重教化的作用
D
财政问题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考点】史学理论专题;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据材料国家治理之道在于教化民众,而教化的根本则在于足衣食,即经济富足是根本,将人门聚集起来的是财货,体现了经济的重要性,对政治文化有着决定性作用,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的根本性作用,并不是将教化及发展经济并重,排除A项;“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强调的是经济的根本性作用,排除C项;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5·广东肇庆9月联考·5)表1所示为宋代朱熹与清代梁章钜的有关防疫的认识。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表1
(2024·湖南娄底模拟·12)如图为1535—1558年英国诺福克郡庄园财产分布对比图。据此推断
(2019·广东广州高三年级调研测试·31)《吉林省驻京办事处简志》在阐述1955年吉林省驻京办事处设置的动因时指出:当时,在工农业生产和市场供应等方面,有许多事情不仅需要向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汇报,而且也需要通过与其它省市之间协作和市场采购求得解决。据此可知,吉林驻京办设立的目的是
下表反映了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你的变化。据此可知,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2024·河北唐山一模·12)据表2可知,( )表2
(2018·江苏无锡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考试题·17)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这一变化反映了
(2024·安徽合肥一模·3)陈寅恪认为,在北朝时代汉人与胡人的分别,“凡汉化之人即目为汉人,胡化之人即目为胡人,其血统如何,在所不论”。这凸显出当时( )
(2023·山东日照高三上校际联考·14)下图为英国漫画家伯纳德·帕特瑞吉于1934年5月30日创作的漫画《谁害怕大坏熊?》。漫画意在
(2024·河北保定一模·13)近代初期,英国家训作家多对子女尊重父母的义务加以倡扬,认为理想的年轻人是那些尊重、顺从父母且倾听、在意父母忠告的孩子。在他们看来,只有当年轻人尊重家中的权威时,他们才会将这种尊重推广至社会地位更高的人身上。上述家训理念( )
(2023··7)陕甘宁边区民主政府实行奖励和扶持移民、难民的政策。从1937年到1942年夏,仅由于移民、难民开垦荒地而增加的耕地面积达200万亩以上。在边区,“平时一无所有的移民,一年后就可打下生产基础,两年即成为自耕农,三年以后即成为中农”。该政策的实施
热门试题
1.
(12分)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体。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以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 ——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 材料二 佛教的禅宗一支,是儒学演进到宋明理学真正的阶梯。宋明理学的出现,说明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到空前成熟的时期。它极大地深化了传统的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儒、释(佛教)、道的界分变得不那样重要了。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在理学的新天地中得到了升华,并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了社会生活……王阳明的学说虽然没有像朱熹那样得到官方的认可,但在士林的影响却是很大的,特别在晚明几成笼罩之势。 ——摘编自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等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从文化区域的角度,指出中国文化三次融合的对象有何不同。(3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就中国文化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写一篇小论文。(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
(2024·北京高考·13)透视法是15世纪欧洲艺术家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理论,又称“数学透视法”,在绘画和浮雕创作上掀起划时代的技法革命。哥白尼曾说“日心说”是按透视法合理构建的宇宙空间结构,伽利略也说他发明天文望远镜受到透视法的启示。由此可见( )①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引入了科学方法②透视法理论的出现标志欧洲近代科学兴起③艺术理论和实践促进了近代科学研究发展④透视法成为了近代天文学革命的核心理论
3.
在演绎“近代科学与文化”的课本剧时,有位同学说出了这样的台词: “我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是我的三大成就。”他演绎的角色是( )
4.
安史之乱后,唐政府任命部分藩镇将领兼任御史大夫,称之为“外台”,赋予其纠弹官员、监察地方的权力。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
5.
(2025·陕西榆林高三模拟·19)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西南几百米处,有一座院子。院子土墙黑门,门前立一石碑刻碑文“全国土地会议会址”。这次会议(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