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大唐创业起居注》呈现了一个富有政治韬略、老谋深算的李渊形象,而后贞观年间史臣删定的国史、实录都有夸大李世民、贬低李渊的倾向。由此可见
A
后出史学成果价值不如一手史料
B
贞观之治是史臣逢迎之作
C
历史记载会受时代和著史者影响
D
历史因众说纷纭而不可知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相关题目
(2023·江苏南通二模·12)图3为阿尔及利亚的著名岩画,创作于新石器时代。画面中间双角女神祈祷丰收,四周有一片正在播种的庄稼地。它体现了图3
20世纪30年代初,在革命根据地,旧时农家供奉的“天地君亲师”牌位换上了马克思或革命先烈画像,以前过节张贴门上的“福寿福禄”、“招财进宝”等改成“工农团结闹革命”、“军民携手卫苏区”。这些现象说明
汉末名士的清议之风,评论时政、臧否人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间舆论和仕途进退。“取士不由于乡党,考行不本于阀阅;多助者为贤才,寡助者为不肖;序爵听无证之论,班禄采方国之谣”。据此可知汉末( )
(2019·江苏南京三模·11)下图展示了某一时期重要的战役,当时“敌以酒井旅团向怀来涿鹿,以铃木旅团向宣化前时,以本间旅团向大同前进,期会师于来源—广灵—大同之线。”对此“我师今晚以三个团集结于冉庄,准备配合侧击该敌,另以师直属队之一部及独立团出动于灵丘以北活动……”此战役
(2024·河南郑州二模·12)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向世界贸易组织报备并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有591项。其中,跨区域协定共292项,占比约为49%。全球出现众多既参与多边贸易规则框架,又参与区域贸易规则框架的“双重身份”国家。这说明( )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关于这一改革,说法不准确的是
(2025·重庆高三调研·3)秦汉时期县之下设乡,乡设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啬夫、游徼是郡县任命的正式官员,分别负责听诉调节、征收赋役和禁治盗贼。三老不是正式官职,亦无俸禄,但有较高社会地位,掌教化,以兴善行。这说明秦汉时期( )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认为“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异于秦始皇无几矣”,但“能尊先王之道……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泰之祸”。作者对汉武帝的评价
(2018·广东茂名二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初,康熙下令停止圈地弊政,修订顺治年间的垦荒定例,给予垦荒者更多的优遇。又规定地方官能招徕垦荒者升迁,否则罢黜。实行“更名田”,将明朝藩王土地给予原种之人,改为民户,承为世业,使耕种藩田的农民成为自耕农。实行蠲(免除)免政策,1685年至1687年,康熙先后将河南、直隶、湖北等九省田赋普免一周;1711年,又将全国各省钱粮分三年轮免一周。1712年,康熙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将全国人丁税固定下来,使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全国垦田面积由顺治末年的5亿5千万亩增加到康熙末年的8亿亩以上,人口也迅速增长。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清末中国与西方接触以后,农业发展偏重于农业商品化、科学农业的发展。1894年以前,郑观应、张之洞和孙逸仙等知识分子引介和倡导肥料学、土壤学、植物学等为主的现代农业。1894年以后,《苏报》《申报》《国闻报》等地方报纸刊登欧、美、日的农业新知。1898年,清廷设立农工商总局,1906年改为农工商部,内设农务司,专理全国农政。此外,各省也设有劝业道掌理农政。除政府中的农政机构外,1904年以后各省又有农会之成立。农会是半官方的组织,由地方政府倡导,由地方绅民组织,经费则由地方政府补助。除了农会实际教导农民农业新知外,晚清另有农业讲习所、农业试验场、农学堂、大学农科之设立,以传播现代农学。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初康熙发展农业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晚清农业的新变化。(15分)
算筹是中国古代记数和计算的工具。制作材料有的使用特制的小竹棍,也有用木、骨、铁等材料,《汉书》载:“其算用竹,径一分,长六寸。”1971年8月陕西千阳西汉墓出土了一套骨质算筹(如下图),其形制与《汉书》记载基本相符。这表明( )
热门试题
1.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2.
(2018·浙江台州9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5)思想家陆九渊曾赋诗:“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古今。”其主张( )①强调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②扫落枝叶,直奔主题③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 ④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3.
(2022·辽宁省鞍山市高三二模·1)2021年3月20日根据“考古中国”通报,有考古学家在三星堆遗址发现新的“祭祀坑”,与之前的祭祀坑共同构成了“祭祀区”。专家推测,这是古蜀国祭祀天地祖先、祈求国泰民安的重要场所。这可以用来解释
4.
(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20)雅典和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二者都有
5.
(2025·云南高三上联考·11)1965—1971年,东部沿海地区基本建设投资在全国的比重,由“一五”时期开始长期占35%以上降低到30%以下。1972年以后,国家开始增加对沿海地区的投资;同时适当减少对重工业的投资,加强对轻纺工业的投资。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85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39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