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对一些关键技术的封锁越来越严格,如:面对华为在5G通信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美国高通、韩国三星、欧洲爱立信等西方科技巨头们封锁华为通向6G技术的前进道路。这反映了( )
A
科技全球化道路的艰难曲折
B
全球市场秩序遭到毁灭性破坏
C
美国全球战略面临严重挑战
D
科技创新的国际环境荡然无存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依据题干“对一些关键技术的封锁越来越严格”,“封锁华为通向5G技术的前进道路”等关键词可知,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了保护自身利益,采取了技术封锁的措施,这无疑给科技全球化道路带来了困难和挑战,故选A项;“毁灭性破坏”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全球战略是指大国调动和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参与国际斗争,维护和增强本国利益,实现国家根本政治目的的方略,而材料中反映的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封锁,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荡然无存”说法绝对,排除D项。
相关题目
下列条文节选自《汉谟拉比法典》。据此可知,《汉谟拉比法典》( )
1900年1月清廷颁布了一道有关处理教案的上谕。在这道上谕中,清廷要求地方督抚慎重处理各地教案,不可将反对洋教者一概“目为会匪”,“良莠不分”……地方官在处理此等民教案件时,应该“只问其为匪与否,肇衅与否,不论其会不会、教不教”。由此可知,清政府( )
(2024·福建龙岩三模·2)刘邦攻克咸阳后,诸将皆争夺金帛财物,而“(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刘邦)所以具知天下阨(è)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萧何此举( )
(2018·江西八所重点中学4月联考·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4年,康熙于南巡期间亲领文武大臣到南京明孝陵祭祀,行三跪九叩之礼,并说:“明太祖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凡其制度,准今酌古,咸极周详,非独后代莫能越其范围,即汉唐宋诸君诚有所未及也。”康熙还亲笔写下“治隆唐宋”,立碑于陵墓享殿正中,以昭后世。 ——摘编自清朝张廷玉《清朝文献通考》 材料二 1912年2月,清帝宣布退位后,南京临时政府举行了“民国统一大典”。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孙中山率领“国务卿士、文武将吏”拜谒明孝陵,并在祝告文《祭明太祖文》中说:“赵宋末造,代于蒙古,神州陆沉,几及百年。我高皇帝应时崛起,廓清中土,日月重光,河山再造,光复大义,昭示来兹。不幸季世俶扰,国力罢疲。(后)满清乘间入据中夏,嗟我邦人诸父兄弟,达起选碚,至于二百六十有八年……(今)清室幡然悔悟,于本月十二日宣告退位,从此中华民国完全统一,邦人诸友,享自由之幸福……至于今日,始敢告无罪于我高皇帝,敬于文奉身引退之前,代表国民,贡其欢欣鼓舞之公意,惟我高皇帝实鉴临之。”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康熙和孙中山对明太祖的评价。(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康熙和孙中山拜谒明孝陵的目的。(9分)
(2019·河北邯郸高二第二学期期末·20)《十二铜表法》规定:“对人施行其他强暴行为的,处25阿斯的罚金。”随着时间的推移,针对罚金由于货币贬值而失去效用的问题,裁判官发布告示,不再固定罚金的数额,而是随着侵害事实的差异对罚金数额作出不同的判定。材料表明当时罗马
(2023··13)欧洲“绘画之父”乔托的画作虽然大多以宗教为题材,但克服了中世纪生硬呆板的画风,注重对人物个性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达·芬奇则将科学法则融入绘画要素,使现实主义绘画技巧臻于完善,人物的心理和性格被刻画得细微传神。这体现出
(2024·吉林三模·14)材料说明当时的英国( ) 伦敦木材和煤炭价格波动示意图(1400—1800)
(2022·江苏泰州四模·1)有学者认为,周人从殷商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提出了“天命靡常”的思想,即统治者的行为不合天道,因而失去天命;而周正是因为其行为符合天道,所以取代商而得天下。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西周
在天武天皇(673—686年在位)即位之前,日本历代天皇往往任命畿内豪强担任大臣,参理朝政。天武天皇即位之后,不再任命畿内豪强为大臣,而是依靠皇后、皇子以及皇孙等皇亲来进行统治。这一举措旨在
下图为1992—2011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变化趋势图(单位:亿美元)。据此可推知,我国( )
热门试题
1.
(2009.上海历史.29)郑观应主张:“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在郑观应看来,上海首办“赛会”(世博会)的有利条件是
2.
(2024·贵州六盘水·8)她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伟大的里程碑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她指的是( )
3.
(2017·江苏南京·17)下列历史现象中,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但丁创作《神曲》 ②《哈姆雷特》问世③颁布《人权宣言》 ④伏尔泰批判天主教会
4.
(2017·海南高考·12)图2是创作于1950年的宣传画《拖拉机》,该作品反映出( )
5.
(2018·广东韶关高三一模·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激进与保守的争论。取得的主要成绩有:一是认识到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二者之间是一种互相补充、互相依存的关系。呼吁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模式中走出来,使得激进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在现实语境中达到某种均衡性。二是在认同本国传统可以创造性转化的同时,意识到:从整个历史的发展来看,中国或许更需要激进思想的激励,以唤起整个社会的开拓进取意识。从现代性的坐标来看,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处在保守主义的笼罩之下。 ——摘编自郑大华 贾小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研究述评》 围绕“激进与保守”,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就所拟论题展开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清晰,史论结合)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85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39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