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风土人情等特色,下图是美国联邦邮政总署1942年发行的一枚邮票(图1)。据此不能判断当时美国
图1
A
承认台湾是中国固有领土
B
鼓舞中国人民抗战斗志
C
决定向日本帝国主义宣战
D
赞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相关题目
(2019·广东广州二模·29)20世纪20年代,在武昌附近的一个村庄,吴佩孚的军队败走后,村里人就像自己打了胜仗一样,非常高兴地说“我们南军怕有几百万人马啦”“南军胜利,我们老百姓就有出路了”。这反映了当时
(2022·华南师大附中5月测试·11)公元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作为商品汇聚地做了精彩描绘:“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的古罗马
(2024·湖北黄冈中学二模拟·12)中世纪晚期法国从“领地国家”逐渐向“税收国家”过渡,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家赋税逐步取代封建赋税成为国王收入的主要来源,国王逐渐超越中世纪封建领主的属性,以整个王国最高统治者的君主身份要求全体臣民纳税。这说明( )
截止到1926年,苏联全国共有65个外资企业,主要是开采北方森林的木材厂和采掘东部矿藏的稀有金属公司。著名的有:德国的莫洛加木材公司、美国的哈里曼锰矿公司、瑞典的哥德堡滚珠轴承有限公司等。这表明当时苏联
(2019·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26省12月联考·30)1937年4月,中国共产党以中共中央的名义拜祭黄帝,在祭文中写道:“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官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祭文中更多用“始祖”“吾华”等,以突出中华民族的概念。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1860年5月,英法联军欲大举进犯京津大沽时,两江总督何桂清等人却与侵略军商议“借师助剿”之事。8月,英法联军进攻大沽炮台之际,清军与驻扎上海的英法“友军”共同阻挡太平军向上海进军。这体现了( )
图2为波斯国王大流士为宣扬自己的功业而镌刻的浮雕——贝希斯铭文。铭文用当时帝国境内所通行的波斯文、埃兰文、巴比伦文等三种不同的楔形文字刻成。作为历史的见证,它反映了( )图2
1957年2月,中央明确指出“在群众中广泛地开展储蓄运动,是减轻市场供应紧张的重要方法之一”。这是为了
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初,党内外有人传播流言,说这一政策是在耍政治手腕,是权宜之计。列宁批评指出,新经济政策要“认真地和长期地”实行,但同时又指出,奥新斯基把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期限估计为25年“多少有点悲观”。上述史实表明,当时( )
中国从日本转口输入的西书数量急剧增长,英文、法文、德文等西方译书不再是输入西学的主要部分。译书按从多到少的顺序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与此前几十年的译书顺序正好相反。这种西学传播状况应存在于
热门试题
1.
1900年1月清廷颁布了一道有关处理教案的上谕。在这道上谕中,清廷要求地方督抚慎重处理各地教案,不可将反对洋教者一概“目为会匪”,“良莠不分”……地方官在处理此等民教案件时,应该“只问其为匪与否,肇衅与否,不论其会不会、教不教”。由此可知,清政府( )
2.
(2014·山东东营·3)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
3.
(2015.江苏单科.9)下图中带★处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类组织的分布状况。它们的历史作用是
4.
(2020.1·浙江高考·18)曾有评论谓:“毛纺已无影无踪,麻纺也差不多;普遍使用的原料都变成棉花,棉花,还是棉花。棉花成了传说中吃光所有羊的“披着羊皮的狼’。”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5.
材料一中国古代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随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西周“六艺”重视射、御。唐代设立武举,测试骑射、负重等。两宋至明代都延续武举,并设置武学。就武举而言,两宋“以策(论)为去留,弓马为高下”,“凡武举,始试义、策于秘阁,武艺则试于殿前司,及殿试,则又试骑射及策”。由于统治者重文轻武,宋代士人有能力应进士举者,不屑于应武举。明弘治六年(1493)规定,武举“六岁一行,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许骑射”。然而明代武职多荫袭,武举只是补充形式。就武学而论,宋代武学“设教授以文武臣熟知兵事者充任……视看人材、试验弓马,合格者始许入学”。其教学内容除弓马武艺外,尤其重视“习诸家兵法,教授纂次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明代武学则增加了《论语》《孟子》等作为主要教材。——据《宋史》《明史》等材料二“以弧矢定天下”的清王朝,武举渐以骑射、技勇为重。嘉庆年间改策论为默写武经百余字即合格。而武官选任则以行伍出身为正途,武举出身次之。就军事教育而言,清廷不再专设武学,而是在官学设立武学教习教授生员。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先后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湖北武备学堂等新式学堂。其课程主要教授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新式炮台和营垒的构筑方法等工程技术。编练的新军按才学品行优劣、训练勤惰、考核成绩高低决定赏罚,排以上的军官须由军事学堂出身者担任。——摘编自《中国大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明武举的共同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从宋明到清代军事人才培养与选任的变化及原因。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