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5·云南昆明云南师大附中高三12月月考·5)历史学家何炳棣在《捍卫汉化》中强调:“1600—1800年,对于缔造中国漫长历史上最大的、巩固的、有效管辖的多民族帝国,清统治者作出了独一无二的贡献。”与该评价相符的是清朝( )
A
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军民事务
B
册封俺答汗并恢复扩大贸易
C
设伊犁将军总领新疆军政事务
D
在台湾建省强化对台湾的管辖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清朝乾隆时期,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总领新疆军政事务。伊犁将军的设立加强了清朝对新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选C项;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机构,负责管理西藏地区的事务,排除A项;明朝后期,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修好,明朝封他为顺义王,恢复封贡互市,排除B项;台湾建省是在 1885 年,D项时空不符,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9·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35)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4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合作协议。高峰论坛的成功召开
(2024·福建泉州三模·1)中华文化圈的形成伴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与传播,向外传播的主要是粟、黍、丝绸、瓷器、造纸术、印刷术等。古代中国的历代政治疆域基本上都小于文化上中国的范围。这体现了中华文明( )
(2024·江西南昌三模·14)尼赫鲁曾评价甘地说:“甘地第一次踏进国民大会党,就立刻把它的党章完全改变了,他把它变得民主化……现在国民大会党开始像一个掺杂有强大的中产阶级成分的庞大的农民组织,这种农民性质还在增强,产业工人也进来了”。尼赫鲁旨在强调甘地( )
下图是某学者对改革开放初期历史的一段回忆。这折射出当时( )
我国古代习惯把从西域传入中原之物冠以“胡”称。据《资治通鉴》记载,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至成阳集贤宫,饥饿困顿之际,杨国忠买胡饼献上。此外,在唐代街市上销售胡饼的店铺随处可见。这反映出( )
(2023·辽宁鞍山一模·3)唐宪宗时,江南宣歙一带大旱,米价暴涨,有人建议官府强制压低粮价,时任宣歙池观察使的卢坦不同意,主张“宣、歙土狭谷少,所仰四方之米者,若价贱,则商船不复来,益困矣。既而米斗二百,商旅辐辏,民以赖生”。这反映出唐代
下表是关于中国古代彩陶起源的材料据此可知( )
(2019·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5月押题考试·30)1955年,一本面向农村的宣传读物上说:“(有些人)看到食糖、食油供应不够充分,就埋怨政府重工业发展多了,要求多发展轻工业,这是不对的。不着重发展重工业,哪来的新糖厂呢?到外国买机器?”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2019·四川乐山一模·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其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秦汉时的乡里制度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到唐宋时期政府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官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到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官役制,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材料二 晚清剧烈的社会动乱,导致传统官役制下地方社会秩序难以维系,许多地方逐渐兴举绅董制。与保甲、里甲以及乡约不同的是,绅董是享有薪酬的职位。且地方绅董的治理权属远超乎其上,“地方学务、卫生事务、道路工程、农公实业、慈善事业、公营事业、地方经济……皆归绅董办理”。但绅董治理模式并不是朝廷典章制度意义上的规范体系,而是依存于地方特定情景而变通运行的一个机制。——据王先明《绅董与晚清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历史变动》材料三 在20世纪60年代时,浙江省枫桥镇干部创造了“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维持良好治安的“枫桥经验”,1963年毛泽东同志也亲笔批复要各地效仿,试点推广。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枫桥经验”也不断自我提升,成为了现代社会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坚持以群众为基础路线,维护社会的稳定治安,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社会治理正处于优化阶段,可以将其与“枫桥经验”相结合,推动基层社会良性治理的步伐。——据刘任平《借鉴“枫桥经验”实现基层社会良性治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演变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绅董制兴起的社会背景及其特点。(10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枫桥经验”对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有何启示。(5分)
热门试题
1.
“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有免于匮乏的自由,用世界性的术语来说意味着每个国家都几乎可以为其国民提供一个健康的和平时期的生活。”这是罗斯福总统在国会演讲时说过的一句话。在当时美国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理念的新政措施是
2.
(2024·山东菏泽二模·11)“继地理大发现之后的科学发现让人们找到了一种信念——乐观主义……人们坚信,只要稍加思考就能将世界从罪恶、愚昧和迷信中解放出来……并指明了通往新人间天堂的方向”。这一方向是( )
3.
(2014·重庆文综·8)1940年12月23日,重庆《大公报》报道:“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张书旗为庆祝美国罗斯福总统第三届联任大典……特制《百鸽图》一巨幅(相赠),甚为精致,蒙委员长赞许,亲题‘信义和平’,以颜其额。”此图赠与美方的深层用意应该是( )图一 《百鸽图》
4.
日本军部在1907年上奏天皇的奏折中,把美国列为第二号假想敌;1923年又将其改为头号假想敌。美国军方1913年正式提出了以日本为敌人的“橙色作战计划”;巴黎和会后,美国对该计划给以更多的注意,并进一步考虑加强在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群岛的设防。这些行为说明
5.
明代沿海地区有七大防区,大规模海防所城建设逐渐形成布局框架。图1为明代各防区海防所城总量示意图。这种海防布局反映出(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