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浙江台州一模·4)梁启超说:“世界万国中行此法最早莫如我……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争于学”。梁启超所说的“此法”
A
正式形成于隋文帝时期
B
唐朝时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C
宋朝时“取士不问家世”
D
明清分初考、再考与通考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由“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争于学”可得,这里的“此法”指的是科举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科举已经实现了“取士不问家世”,故选C项;科举制正式形成于隋炀帝时期,不是隋文帝时期,排除A项;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唐朝时并不是,排除B项;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并不是分初考、再考和通考,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广西南宁二模·1)广西顶蛳山贝丘遗址,以各种水生动物遗骸为主要堆积物并包含大量的陆生动物骨骸;有相同类型的器物组合,还有磨制石器、蚌器、骨器等,蚌器有蚌刀、蚌铲等。这反映出当时顶蛳山地区( )
(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第二次联考·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 中国的县制,“渊源于周、雏形于春秋、确立于秦”。两千多年来,世事沧桑,王朝更迭,治乱循环,地方制度屡经变化,而县制基本保持稳定,历行而不废,长期担负着基层政权的职能。从秦汉到明清,在历史的长河中,县级政府的权力呈逐渐被削弱的趋势,并且非个性化色彩越来越浓厚。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指出了当时县制存在的三点弊端:州县官员缺乏充分的施政权力,官员行政效能低下;吏胥把持州县行政,“官治”变为“吏治”;乡村社会散弱,缺乏健康的社会机体。——摘编自武君婷《中国县制的历史演进及社会功能》材料二 20世纪初,清政府开始时州县行政进行整体性改造,基本思路一是“官治”,即国家派官设治,包括扩充和健全州县国家行政,建立乡镇一级国家政权,以将地方社会各种经济、社会、文化事务的兴办和管理纳入国家行政的轨道;一是“自治”,即在国家行政之外,或在国家行政的基本框架内另建一个相对独立的“以本地人、本地财办本地事”的行政系统。这些蕴含着近代县制萌芽的措施拉开了中国县制近代化的帷幕。——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县制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末县制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024·河北唐山二模·4)宋仁宗庆历八年下诏:“闻士庶仿效契丹衣装,裹番样头巾,着青绿及乘骑番鞍辔,妇人多以铜绿兔褐之类为衣。宜令开封府限一月内止绝,如违,并行重断。仍仰御史台、閤门弹纠以闻。”这反映了( )
(2025·重庆南开中学高三质检·14)1946年,毛泽东提出了泛指美国与苏联之间广大国家的“中间地带”主张。60年代初,毛泽东又提出了涵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二中间地带”,以区别于亚非拉落后国家的“第一中间地带”。“第二中间地带”主张的提出( )
(2021·江苏南通通州区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7)1935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召开会议分析,红军由于大胆穿插,已把蒋介石的尾追部队甩在侧后。中央红军北上进入四川西部,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创建革命根据地,已经有实现的可能。这一判断
1944年在美国推动下,包括苏联在内的44个国家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议。1947年12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再决定:“美国安全需要立即、无限期地停止向苏联及其附庸国出口美国的短缺物资和有助于增强苏联军事潜力的物资”。美苏经济合作关系的变化说明( )
(2019·云南昆明二模·3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同点是
(2019·广西柳州高三毕业班11月模拟联考·33)12~13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中世纪文化兴盛地区出现“大翻译”运动,借助基督教会的资金和阿拉伯的译本把大量古希腊名著介绍到西欧,13世纪后半期,许多意大利学者、诗人以及艺术家也赴法国学习观摩。这一现象说明
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仅内容与唐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
(2020·黑龙江大庆二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我们将欧亚大陆作为考察对象可以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包括日本和西欧,是文明高度发展的地区;其他即第二区域,主要指中国、东南亚各国、印度、苏联、伊斯兰诸国、东欧各国等。虽然第二区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但目前都未发展至高度文明,而第一区域地处中纬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度,土地肥沃,但在早期历史中,由于被森林所覆盖,难以产生出高度的文明。所以,第一区域是作为野蛮落后的民族开始自己的历程的,从第二区域引进文明。不过,第二区域由于气候干燥,有巨大的干旱地带,常常受到来自沙漠地带游牧民族的侵袭,所以这一区域的历史大致就是征服与破坏的历史,建设与破坏无休止的往复交替,造成了第二区域的落后,相比之下,第一区域地处欧亚大陆的边缘,中亚的暴力大致未能波及这里,当暴力来临时,它已经积蓄了抵抗这种暴力的实力。随着技术力量增强到一定程度,第一区域凭借其社会条件尤其是优越的生态条件迅速成长为较高程度的文明。于是,两个区域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历史道路,至今大部分第二区域仍然落后于第一区域。——摘编自梅棹忠《文明的生态史观》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人类社会演进历程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热门试题
1.
(2016·海南单科·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2.
(2008.宁夏文综.31)《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3.
毛泽东提出,中央要带头搞两本账。第一本帐是必成的,第二本帐是期成的且数值要高于第一本帐。地方的第二本帐要高于中央的第二本帐。毛泽东的这段讲话
4.
(2020·山东泰安一模·2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认为:“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俄罗斯有关组织民调显示,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有密切关系的在2011年为42%,2013年为31%。这说明( )
5.
下表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表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