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浙江绍兴一模·7)观察下面结构图,中间“圆圈”空白处填写最为合适的是
A
晚清政府洋务新政的推行
B
中国开始融入世界市场中
C
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D
新的商业经营方式的出现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由结构图中的“股票”、“股票公司”、“中国通商银行”、“百货公司”等可知,这意味着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出现,故选D项;材料中只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属于洋务新政的内容,其他都不是,且A也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A项;中国开始融入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这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应该表现为耕织分离、纺织分离,题干中的示意图没有与之相关的信息,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出现才是其主旨,C项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13.福建文综.22)图7,8,9是关于纽约得名后英荷关系的漫画。其突出反映了
(2024·湖南师大附中一模·13)下表为奥斯曼帝国1480—1629年阿克切(货币)含银量和物价指数变化表。对表中数据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2009.山东基能.29)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如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2013·安徽文综·22)“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
(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2020.7·江苏高考·18)1873年12月,英国伦敦出现了持续一周的大雾,许多人有强烈的窒息感,约有1150人在此次毒雾中丧生。当时来到伦敦的一位作家在给友人的信中抱怨:“我本应继续在伦敦演讲,但雾快要捏碎我的心脏。”这位作家的抱怨( )
(2010.福建文综.16)图六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含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
(2015·安徽文综·19)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
(2024.1·浙江高考·4)史载:“(西)汉成帝初置尚书五人,其一人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常侍曹(主公卿),二千石曹(主郡国二千石),民曹(主凡吏民上书),客曹(主外国夷狄)后又置三公曹(主断狱),是为五曹。”由此可知( )
(2018·云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月考九·26)学者许倬云认为:“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热门试题
1.
(2023··8)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家训发展的鼎盛期。下表是部分家训内容,由此可知,明清家训
2.
(2011.海南单科.11)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
(2022·河北省邯郸市一模·20)【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分)材料1939年苏联在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对德政策发生变化,但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入侵苏联,德军以“闪电战”迅速深入苏联领土,苏联红军的防线很快崩溃,死伤枕藉。同年9月,德军集中兵力开始向苏联首都莫斯科发动进攻。苏联最高统帅部采取了各种紧急措施来保卫首都,重用朱可夫大将;组建新的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莫斯科市民也被动员起来,围绕莫斯科城修筑起三道防御工事。处于防御状态的莫斯科城,被街垒、工事严密地封锁起来,食品严重短缺。苏联红军对德军优势兵力进行了顽强抵抗。11月7日红场阅兵后,苏军发起反攻,虽然伤亡重大,但成功解放了罗加切沃等一系列地区与城市。德军在莫斯科战役损失兵力30多万,丢失坦克、火炮以及其他技术装备不计其数。德军的失败,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这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苏联红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信心。——摘编自【英】诺曼·斯通《二战简史:黑暗时代》(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德战争爆发初期苏联红军失利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历史影响。(6分)
4.
西方考古学家在印度发现了“阿育王石柱”,石柱上有阿育王的诏谕:“今后每年地方官必来朝拜,因为这是无上正遍知出生圣地。特谕减免蓝毗尼地区税赋,仅缴收入的八分之一”。该石柱上还刻有贵霜帝国、笈多帝国的铭文。材料可直接用于研究
5.
(2019·四川乐山一模·27)明清松江府“大半植棉”,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而已”,苏杭、嘉湖之丝皆恃此女红末业“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这说明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85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39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