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山东济南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中“齐鲁”是古来对山东的别称,这一称谓最早源于( )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礼乐制
D
郡县制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西周时实行分封制,其中齐国和鲁国的封地都在今天的山东地区,因此后世以“齐鲁”称谓山东,故选B项;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与“齐鲁”称谓无关,排除A项;礼乐制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与“齐鲁”称谓无关,排除C项;郡县制是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标志着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血缘政治,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30)图4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2014·广东文综·17)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2008·海南单科·17)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
(2024·山东潍坊二模·8)图3为新中国初期创作的漫画《照样的阴谋》。该漫画( )图3
西欧中世纪的农户如法国的农户每份地是13公顷,折195市亩;而秦汉时期中国自耕农的理想份地是“百亩之田”,相当于31市亩。由此分析错误的是
(2013.四川文综.9)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因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进化论而被判有罪。该州还立法禁止教师传授任何有违背圣经上帝造人教导的学说。此法在该州一直适用到1967年。据此可知
(2024·广东广州一模·1)考古发现,二里头陶质酒礼器中的鬶、盉与爵都是以大汶口一山东龙山文化的鬻为原型创造出来的,玉璋等礼器也源自山东龙山文化。这些二里头文化的陶盉、爵等礼器,后来在长江流域、黄河上游等地皆有发现,玉璋也见于四川盆地、红河三角洲等地。这可说明( )
(2016·山西太原三模·26)“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在宋明以后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但在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对三纲的解释是: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明朝
(2016·江苏南京三模·2)王符《潜夫论·考绩》:“群僚举士者,或以顽鲁应茂材,以桀逆应至孝,以贪饕应廉吏,以狡猾应直言,以轻薄应敦厚,……名家不相副,求贡不相称,富者乘其财力,贵者随其势要,以钱多为贤,以刚强为上。凡在位所以多非其人,而官听所以数乱荒也。”材料反映出
热门试题
1.
(2018·福建福州毕业班质量检测题·24)在商代早期的甲骨卜辞中,“帝”的卜辞较多,其含义往往指“天神”。到商朝末期,“宗”类卜辞的增加,“帝”逐渐消失,“帝”成为先王的祭称。这反映了
2.
(2024·西藏·16)1804年,一位德国作曲家创作的《英雄交响曲》用全新的风格,表现了他对英雄的理解。这位作曲家是( )
3.
唐代的水利工程注:唐代前后期划分以安史之乱为界;淮河以南地区含长江以南上表反映出来的信息有( ) ①农业地区生产发展不平衡 ②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③北方地区的农业走向衰落 ④政治动乱使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4.
(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20)雅典和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二者都有
5.
(2010·广东文综·1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5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