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山东名校联盟高三4月模拟·14)二战期间,许多被压迫民族的人民参加了反法西斯的战斗,他们对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还学会了打击敌人的战术和方法;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殖民国家的经济控制,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在殖民地和附属国开办了与战争有关的工矿企业,这些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这意味着( )
A
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
B
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有历史必然性
C
民族资本主义迎来较快发展时期
D
非殖民地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信息可知,二战期间,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参加反法西斯的战斗,使其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更加深刻,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殖民国家的控制,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工业的发展,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奠定了基础,故选B项;20世纪90年代,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排除A项;二战期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资本主义迎来较快发展是部分信息内容,排除C项;二战前,非殖民地化运动就已经开始,“新趋势”说法错误,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1.6·浙江高考·14)1949年,毛泽东在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这次“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
(2013.江苏单科.10)“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 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③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在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学堂如下课程、课时。其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①注重西学 ②经世致用 ③中体西用 ④顺应潮流
(2022·河北省省级联测高三第五次考试·2)东晋南朝时期,豪强大族建立起规模庞大的封建庄园。庄园劳动力主要包括佃客、奴婢、私役化的“吏”、部曲(地方豪强的私人武装)等。庄园处于国家的政治经济边缘,其对国家领域下人口和土地的分割,造成了国家“编户虚耗”与“国弊家丰”的局面。据此可知,庄园经济( )
(2014.江苏单科.6)右侧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2009·广东单科·9)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在工作报告中说,国民党肤施县党部在延安公开出版几种壁报,张贴通衢。共产党的印刷厂替国民党印刷传单,已是尽人皆知。这反映出当时
(2012.广东文综.14)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2021·山东济南高二第二学期期末·2)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迎新,清明节踏青,端午节挂艾草,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是
(2019·山东潍坊高一第二学期期末·2)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
(2015·湖南怀化二模·32)洛克在《政府论》中说:“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的方法,是同其他人协议……,以谋他们彼此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稳地享受他们的财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无论人数多少都可以这样做,因为它并不损及其余的人的自由,后者仍然像以前一样保有自然状态中的自由。”材料主要体现了作者的何种思想( )
热门试题
1.
(2023·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测试·19)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出现了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公共广场。如著名的威尼斯广场(图4),不仅有造型丰富的建筑群,且有碧海蓝天的自然环境,平日市民在此放松心情,节日在此兴办庆典,被誉为“欧洲最漂亮的客厅”。据此可知,当时公共广场的出现图4
2.
(2024·天津河西区三模·12)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的官吏任用存在混乱和舞弊现象。1855年英国政府对文官制度进行初步改革;1870年颁布改革命令,规定实行公开竞争考试来录用文官;经过不断的补充修正,文官任用制度逐渐完备起来。这一制度( )
3.
传统文化范畴内屈原形象与王权相联系,被界定为“忠臣”。新文化运动时期,屈原作为“人”,特别是作为文豪、诗人、文学家的“伟人”身份,被重建起来。屈原形象的重构折射出( )
4.
尼德兰人伊拉斯谟(1466—1536年)提出,如果《圣经》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其内容就会普及化,那么,农民在耕田时便能吟颂它的诗句,织工们就能在机梭的伴奏下哼唱它的段落,旅行者就会用它来减轻旅途的疲劳。在此,伊拉斯谟旨在( )
5.
(2019·东北师大附中、重庆一中、吉大附中、长春十一高、吉林一中、松原实验联合模拟考试·31)2010年1月 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这表明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7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